编者按: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云南悠久文化的历史根脉之一,也是云南山川风貌的美丽缩影、对外开放的窗口。大理以绚丽多彩的歌舞乐艺术,展现出开放包容的艺术之都的独特魅力。大理文旅推出“跟着音乐游大理”系列报道,带您遇见风花雪月的诗和远方。
总想问一问大理的云
风花雪月是不是你的表情
为什么下关的风
一年四季吹个不停
吹开了上关的花
吹开了阿鹏的心
……
——《大理问云》
大理一年四季的云变化多姿、丰富多彩,让人留恋驻足。人们也赋予了大理云凄美、动人的故事传说。
“云是大理的第5元素”
“在大理,关于云的故事很多,望夫云、玉带云、火把云……这些云里,有故事、有情怀,这也是我想写云的初衷。”《大理问云》的词作者杨建宇这样说到。
(“拍天空的人”微信公众号 图)
杨建宇是大理南涧人,曾做过中学老师、记者、编辑等职业,现任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喜欢写散文、诗歌。他说,风花雪月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浪漫的代名词,而对于一个地道的大理人来说,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却是实实在在的景象。
(杨建宇 大理融媒 图)
“风花雪月是宣传大理的4张名片,4种元素。大理的云这般的美,有这么多的故事,那我想,云应该是继风花雪月之后大理的第5张名片,或者说第5种元素”。于是,在创作的时候,杨建宇把云作为切入点,将大理的风花雪月、金花、阿鹏、玉洱银苍等串联起来折射在云上,站在抒情主人公的角度和云来了一个直抒胸臆的对话,便产生了这首歌:《大理问云》。
(“拍天空的人”微信公众号 图)
而歌词中的“大理表情”来自于早年间杨建宇所写的一组散文,“云之大理”便是当时散文中的一部分,这也是这首歌创作灵感的一部分。
“好的合作伙伴 可遇不可求”
《大理问云》曲作者李亮华是湖南长沙师范大学的一名音乐老师,2016年在大理举办的世界茶花大会上,杨建宇与李亮华相识。
(杨金敏 摄)
杨建宇称李亮华为“音乐上的后起之秀”,谈到《大理问云》两人合作时,杨建宇说,李亮华老师的曲调很有灵性,而且他以写民族风格的曲调为主,很有地方特色,能够准确把握音乐和词的结合点,体现出音乐和词的美。
“这次才算是两人的真正合作,合作十分愉快。好的合作伙伴,可遇不可求,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可以合作!”
《大理问云》词短意却长
在2019年大理州委宣传部主办的“礼赞新时代 放歌新大理”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大理问云》获铜奖。杨建宇说,考虑到歌曲传唱度的问题,想把歌词尽量写短一些,不要太复杂。
整首歌共128字,歌词平实、简朴,“玉洱银苍一幅画,与你携手画中行。”用简单的语言展现出一幅苍洱山水画卷,有问有答,让听众在一遍遍的歌声中回味无尽。
(王泽航 摄)
杨建宇说:“就现代歌曲来说,我最喜欢的歌是电视剧《红高粱》的主题曲《九儿》。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通过旋律,把音乐的情绪、歌词的含义和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完美体现出来了,所以我也想用尽量简短的语言把大理的第5元素叙述出来,把观众带入到大理的故事和优美的意境当中。”
(周周魚 摄)
大理的云,有时,淡如薄烟,绵绵温柔;有时绵密如糖,变幻万千姿态。
(“拍天空的人”微信公众号 图)
大理云之美,无需多言。玉洱银苍一幅画,跟着音乐,一起去走走吧!
策划 肖玉梅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林燕 文
海报设计 何瑜阳吟
部分图片由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董孟良 受访者提供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