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雪山保护区范围调整!滇金丝猴的家更有保障了!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湖南东洞庭湖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批准云南白马雪山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保护区范围。


去年12月3日,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就完成了《关于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情况的公示》,据公示材料显示,批建于1988年的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滇金丝猴及其栖息的寒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保护区范围调整后,总面积将由2816.40平方公里增加至2821.06平方公里。


为什么调整?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前后功能区划图


据公示材料显示,调整原因为:

1.保护区西南部的维西县叶枝乡、巴迪乡、康普乡、白济汛乡、攀天阁乡等5个乡镇有4万多人口,为传统生产生活区,不属于主要保护对象滇金丝猴的栖息地。


2.保护区西北侧扎拉雀尼峰西南麓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国有原始林,属金沙江、澜沧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有必要划入保护区实施保护。


3.优化保护区功能分区的需要,将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缓冲区和实验区调整为核心区,将部分保护价值较低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


调整方案是什么样的?

公示材料显示,调整方案为:

调整方案是经过对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及功能区界线等进行认真考察、科学分析后得出的。

格桑介绍,“范围及功能区调整后,可以更加科学、规范、依法管理自然资源,同时让保护区的社区居民科学有效的开展与保护事业同向而行的产业,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云报旅游文化全媒体 龚静阳 文
肖林 杨沛芳图
责编 赵家琦
一审 龚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