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是一片浪漫的土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普洱的四月同样多彩迷人,汇集了绚烂缤纷的民俗节日。从被誉为“东方水上狂欢节”的神鱼节,到“跳”出丰收喜悦的葫芦节,从手持鲜花祈求平安的泼水采花节,到震天木鼓响彻佤山的木鼓节,无一不体现出天赐普洱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这些民俗节日也按下了“暂停键”,但我们心中的热情和美好的期盼从未褪色。让我们跟随春天的脚步,一起云上过节,相约疫情结束的“四月天”!
(孟连神鱼节)
澜沧葫芦节
(4月7日-10日)
葫芦节
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
是澜沧县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葫芦在拉祜族的
生产生活中运用广泛
人们用葫芦保存粮食和籽种
寓意五谷丰登
饮用葫芦盛装的水
预示健康长寿
在衣物、房屋、生产工具做上葫芦标志
表示幸福吉祥
葫芦节期间
后生、老人吹着芦笙
姑娘们跳着欢快的舞蹈
尽情地“跳”出四季之中
从犁地、撒种开始
直到丰收的喜悦之情
感谢上天赐予的阳光和雨水
以及风调雨顺
无病无灾的美好年景
除了精彩活动
独具特色的拉祜族美食
也备受欢迎
拉祜族凭借生活智慧和巧手
把一系列带有野性的食材
转变成美味佳肴
由簇拥相抱的野笋、石缝冒出的野菜
深林秘藏的野菌等食材制成的
“拉祜九野”宴
是葫芦节的代表性美食
孟连娜允神鱼节
(4月11日-14日)
孟连娜允神鱼节
作为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以其参与性与狂欢性
深受群众喜爱
被誉为“东方水上狂欢节”
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打卡”
(傣族刀舞)
(神鱼节上的哈尼族《竹筒舞》)
神鱼节期间
蜿蜒而下的南垒河与南卡江边
各族人民在禁渔期后
纷纷下河
上演万人捉“神鱼”的狂欢
在傣族武术、龙舟竞渡
划竹筏、赶鸭子、大鱼舞等
民族风情表演中
生命的激情跃动得以充分展示
截至2019年
孟连娜允神鱼节
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
是当地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之一
西盟木鼓节
(4月11日-14日)
拉木鼓、剽牛、祭祀龙摩爷等活动
是西盟木鼓节的传统节目
也是佤族文化的核心体现
每个佤族村寨都建有木鼓房
供奉着木鼓
敲响木鼓,群山震荡
(前往龙摩爷祭祀的阿佤人)
拉木鼓是佤族群众的
一个大型祭祀活动
由请木鼓、制木鼓、祭木鼓三部分组成
祭祀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
就是剽牛
拉木鼓的神圣,百人敲鼓的震撼
甩发舞的狂欢,“拍了萌”的乐趣
……
热闹非凡的木鼓节
带给人们的是快乐
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
(剽牛)
(佤族歌舞)
景谷泼水采花节
(4月15日-17日)
每逢泼水采花节
景谷县的傣族同胞都会
洗浴净身,换上新衣
采摘鲜花
到佛寺里祈求平安
节日期间
男女老幼成群结队
来到青山上、小河边
采摘野花
或捆扎成束
或编成花环,或做成花房
敲锣打鼓,举着彩幡
带着食品、鲜果走向勐卧总佛寺
一路载歌载舞
队伍不断壮大
人们将花束插在沙塔上
将花房和食品献于佛龛
并向佛像滴水叩头
祈求保佑平安
待到疫情之后的“春天”
一起相约天赐普洱
感受原始神秘的民风民俗
古朴奇异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尽情地唱歌跳舞
品尝美酒美食
深入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吧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 景谷县文化和旅游局 党兵 尹博林 子涵 刘庆明 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