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2022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宁蒗彝族自治县红桥镇番人古寨举办。活动紧扣“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主题,通过开展体验,提高活动互动性和参与感,宣传非遗,推广非遗产品,让非遗传承和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据悉,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不仅侧重突出了“非遗产业助乡村振兴,非遗旅游促融合发展”的创新点,还巧用展演与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宣传非遗与旅游融合,拓展“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旅游”的模式,让非遗体验者“见人见物见生活”。
活动演艺现场,宁蒗县非遗传承人和宁蒗县文化馆、民族文化工作队员精心安排将非遗项目搬上舞台。悦耳动听的四弦演奏、月琴演奏、葫芦丝演奏、笛子演奏加上淳朴有趣的民族舞蹈演艺,更有保留完好的原始弹唱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前来观看的观众对演出赞不绝口,并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很感兴趣,在展览现场与传承人交流互动,并亲自参与到羊毛毡和传统纺织的制作过程中,在体验中进一步了解非遗。
展览过程中,摩梭人纺织技艺、彝族毛毡技艺、葫芦笙制作、普米族醅酒制作技艺等各级非遗项目一一亮相。省、市、县各级传承人集结在番人古寨,相互交流非遗传承与保护,展示非遗产品,深受观展人喜爱。
近年来,在宁蒗县,一批批非遗产品逐渐走出乡村,被更多的人所认识。非遗产品带动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就业,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非遗旅游同时又促进融合发展,对宁蒗文化价值传播以及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约通讯员 李凤 文
赵泽华 图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