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大理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我家这十年”大理州群众代表媒体见面会举行,来自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云龙县、永平县、巍山县的六名群众代表,分别向大家讲述了他们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感人故事,分享了他们的收获和感受,并与媒体记者进行互动交流。
发布会现场,他们用质朴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介绍了自己和所在村组及公司的基本情况,讲述了治病救人、发展产业、艰苦创业等方面的故事,分享了“一生守护‘两个家’”“搬出穷山窝开启新生活”“大学生的火腿梦”“从穷汉子变成小老板”“种下酸‘柠檬’过上‘甜日子’”等方面的心得感受,交流了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从他们的鲜活案例中,展示了广大群众在党和政府带领下,脱贫致富奔小康、创新创业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
来自鹤庆县西邑镇西邑村乔仁甸自然村村民寸双福介绍,十年间,他从穷小子变成了“小老板”,家里过上了小康生活。据了解,2013年,寸双福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开始种植重楼,并“挖”到了第一桶金。现在,重楼成为村里的一个新兴产业。目前,他家的重楼已经发展到一亩多,每年种子能卖两三万元。2019年依托马耳山的旅游资源,还开了一家名叫天池山珍的农家乐,实现了“当老板”的梦。三年多来,农家乐接待了来自上海、昆明、下关、丽江等地的游客,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他也从此实现了“贫困户当老板”的梦想,全家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云龙县诺邓镇朝胜火腿加工厂副总经理张晶洁介绍说:“这十年来,我从一名农业小白,在不断摸索中历练成长,如今已是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带头人’。十年来,源于对传统诺邓火腿情有独钟,我一直坚持不懈倍加努力。2015年,创业之路初现曙光,加工厂取得‘诺邓朝胜’商标注册证。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诺邓朝胜火腿第一次出现在南博会会展中心,因火腿品质好,口感佳,广受消费者好评。同时按客户偏好,我们进一步开发升级火腿系列产品,专注于低盐高香的火腿腌制和产品优化包装,提升产品竞争力。”。当提到低盐高香的火腿腌制技艺的时候,张晶洁自豪地说:“这是我们与其他火腿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专注低盐高香,利用撒一层盐按摩一遍,盐分吸收了再撒一次,再按摩的方法控制这个盐量。一天时间里,传统方法按摩不到一百次,他们要增加到上千次,盐的总量减少,但促进逐层的渗透,防止火腿变质。创新口味少盐的火腿,受到了很多外地游客的认可。同时,我们也升级了包装设计,由原来的散装到现在的礼盒包装,美观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她还倡议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趋势之下,动员更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返乡创业,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乡,让家乡的农副产品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法制报、大理日报、大理广播电视台、文旅头条新闻网以及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云龙县、巍山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参加见面会。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李美溶 文/图
部分图片由大理州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