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立身,匠心筑梦。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下简称“产改工作”)开展以来,建水县持续把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作为深化产改工作的核心任务,在优化教培体系、抓实技能培训和突出产教融合上,不断拓展产业工人学技练艺平台载体,引导更多产业工人学知识、练本领、长技艺,全面提升素质能力,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设备巡查、问题记录、商议解决……争分夺秒地处理各种设备故障问题,是云南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电解维修班员工的工作常态。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虽略显枯燥,但班组成员乐此不疲。近年来,班组长王思一以团结主动的态度带领班组,不仅高效发挥团队作用,保证公司生产设备平稳运行,还先后荣获公司模范班组、技术状元等称号。
公司通过制定《8+9人才培养计划》、金点子银点子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方案,建立五级技师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签订绩效合同,先后创建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激发职工劳动热情的同时,点燃技能提升“助推器”,打开技能提升“金钥匙”,锻造技能精进“金钢钻”,不断促进技能人才发挥自身价值。
在位于临安镇东村的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电气维护中心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天也在进行着检查维修工作。对设备而言,他们的工作就像是“医生”,时刻关注设备“健康”。近三年来,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转效率,电气维护中心部门从最初被动地维修设备到逐步主动向设备创新改造与研制拓展,目前已开展了52项技术改造项目,自主研制开发专用设备8台(套),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700多万元。据悉,自产改工作开展以来,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积极创新职工晋升渠道,培养晋升高级工程师6名,工程师46名,培养高级技师1名、高级工270名,形成了超过80余名研发人员的技术开发团队。
为让员工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不迷茫,“师带徒”、岗位技能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不断落实落细,多种方式提高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有效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
2019年,紫陶名家白建明离开自己的工作室,来到云南昌泰建水紫陶发展有限公司。不同于以往专注于建水传统制陶技艺,到昌泰后,通过公司开展产业工人状况调查摸底后,他为技师提供研发研讨、技术创新、技术协作、名师带徒、交流互动、分享共进等有效平台,如今,白建明不仅获得了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在做紫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也积极发挥自身所长,为企业提质增效发挥了作用。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建水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截至目前,建水县产业工人队伍蓬勃发展,技能劳动者达到12867人,高技能人才3646人,他们先后创建了省级创新工作室3个、省级技师工作室8个、州级创新工作室4个,一大批“能工巧匠”不断成长为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
目前,建水县正聚力“三个示范区”建设,打造建水产改工作的特色名片,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构建起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建水产业发展,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伍迪 通讯员 杨天庆 文
建水县融媒体中心 建水县总工会 图
见习编辑 韩艳慧
审核 李亚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