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蒲兴南 文)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和敬业精神,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近日,2022年云南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培训班在普洱市澜沧县举办。
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在开班仪式上表示,非遗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是点亮乡村振兴的一盏明灯。在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中,要充分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非遗文化,通过非遗项目促进就业,带动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发挥好非遗传承人的技能带动作用,力争通过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拓宽群众致富增收的新途径,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自昆明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等12个州(市)的代表就如何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经验进行了交流、学习。
近年来,澜沧县瞄准建设“拉祜文化名县”的目标,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建设,深挖澜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和内涵,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编创的拉祜族原创舞蹈《摆出一个春天》,在云南省第四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展演中荣获“彩云奖”;同年,在首届云南原创舞蹈展演活动中荣获“最佳作品”奖,后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专业级别最高奖“荷花奖”展演,受到了专家评委的广泛好评,并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参加“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了拉祜文化的独特魅力。
培训期间,参训人员先后前往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老达保拉祜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澜沧县博物馆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参训人员被景迈山传统茶园种植模式及其独特的世居民族文化传统所吸引;傣族文化和原始古村落面貌保存完整的糯岗古寨、布朗族原生态文化传承悠久的翁基古寨、《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老达保也让大家不时发出惊叹……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与传统村落共生共荣、拉祜族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旅游等“非遗+乡村振兴”的实例,给了参训人员很多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培训为契机,把此行中所看、所听、所学的经验融入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让非遗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澜沧县文化馆 供图责编 代汪媛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