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风光!昆明出台方案保护传统村落

日前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昆明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将为昆明市悠久文化和地域特色的

传承和延续提供保障

提高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水平

有效保护传统村落历史环境和传统建筑风貌

推动当地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目前

昆明市列入第二、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的村庄共有20个

《实施方案》坚持保护优先、发展利用,规划引领、分类施策,活态传承、突出特色,政府主导、村民主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科学指导、加强督导六项原则,主要从有效保护和科学发展两个层次对保护任务进行分解。其中,有效保护是基础,健全机制,规划引领,着重悠久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传承保护;科学发展是核心,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设施水平、开展试点示范、培育特色产业、强化数字引领等方面逐步实现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永续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争取到2025年,昆明将基本建立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全社会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良好态势,创建一批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传统村落。到2030年,全面建立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充分彰显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民族特色和生态价值。

《实施方案》明确,要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资金保障。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将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统筹整合专项资金,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日常养护和修缮维护等有关费用逐年纳入财政预算,结合财力予以资金支持。同时,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强对传统村落中长期信贷支持,强化县域内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发挥政策性保险的保障作用。

什么是传统村落?

方案如何实施?

目标如何保障?

小编带你一起看

↓↓↓

什么是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是民族之魂、文化之脉、自然之体、生态之基、历史之源、乡愁之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一是传统建筑风貌保存完整。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三分之一,能够较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二是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与维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村落格局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良好。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村落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地域特色鲜明,或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

昆明市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2年昆明市全面启动传统村落调查保护工作,从传统村落建筑风貌是否完整、选址格局是否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活态传承等方面确定调查对象,从村落历史、建筑风貌、建筑规模、选址格局、村落特色等方面对60个纳入调查的村落进行了审核,筛选出53个村落申报国家传统村落。截至目前,共有20个村庄分别列入第二、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晋宁区11个、西山区2个,东川区、安宁市、嵩明县、石林县、宜良县、禄劝县、富民县各1个。

《实施方案》主要目标

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立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全社会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良好态势,创建一批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传统村落。到2030年,全面建立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充分彰显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民族特色和生态价值。

《实施方案》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市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组织实施、指挥协调、督导检查等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管委会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工作领导机制,统筹配置资源,做到责任到位、保障到位、监管到位。各乡(镇)街道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的实施主体,要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人员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管理,整理并保存传统村落内的传统建筑建造过程的完整记录。总结传统建筑建造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现代技术进行改良提升。

(二)强化政策保障。市、县两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民族宗教等部门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有关政策,对传统村落予以优先统筹、重点倾斜;同时,按照职能职责,在财政支持、用地保障、项目支撑、产业发展、企业参与等方面完善支持政策。

(三)强化资金保障。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统筹整合专项资金,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日常养护和修缮维护等有关费用逐年纳入财政预算,结合财力予以资金支持。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强对传统村落中长期信贷支持,强化县域内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发挥政策性保险的保障作用。

(四)强化技术保障。充分运用全省城乡历史文化名城(含传统村落)和景观风貌专家库资源。市、县两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建立相应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指导咨询机制,组织有关专家提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培育非遗传承人和传统工匠,逐步实现传统建筑工匠和文物建筑修缮专业人员持证上岗,促进优秀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持续推动设计下乡,支持和引导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设计院所和科研机构的优秀设计人才深入传统村落开展工作。

(五)强化宣传保障。采取广播、电视、宣传栏、村规民约、普及教育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传统村落宣传展示,有效控制有损传统村落历史风貌的建设行为。通过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心“传统村镇保护发展”公众号、“一部手机游云南”昆明板块、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等平台,普及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保护知识,积极宣传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提高传统村落居民对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一起来看看

传统村落有多美

↓↓↓

西山区团结乡乐居村

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龙潭居委会乐居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有连片古建筑80多栋,其中具有200年以上历史的达30多栋,连接古建筑的石阶路达50多条,是我省少有的古村落,也是目前昆明市保存最好、数量最大、最具原生态的"一颗印""半颗印""连排一颗印或半颗印"的民居建筑群落,被列为昆明市重点保护历史街区与建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伸向天空的大树、青灰的瓦片、剥落的土墙坯……乐居村用画卷般的方式,无声地诉说着它600多年的建村史。目前,整村开发率已超过80%,全村已呈现出了民俗、客栈、酒庄等20多种业态,保护修缮中的乐居村,已然成为了一张新的名片。

石林县圭山镇糯黑村

石头会说话,姑娘爱唱歌,进村就是景,入户有千秋。糯黑村是滇中独一无二的“石头古寨,是典型的撒尼村落。村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柴火味道,整个村庄透露出一种原生态的气息。

进入糯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石板房、石板墙、石板瓦、石板铺成的路、石块垒砌的门槛。有的石板房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并且石板房只存在于糯黑村,独一无二,具有代表性。

村里的撒尼人热情而淳朴,这里的菜品用褐色的陶碗盛装。彝族人吃饭喜欢“土八碗”,一大碗包谷酒端来,再唱段彝族的敬酒歌,让人醉倒在歌声里和酒香中。

晋宁县夕阳乡木鲊村

木鲊村建于清代。以一条大通道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通道与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是夕阳彝族乡彝族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木鲊村,世代流传着一个关于“仙人脚印”的古老传说:曾经有一位仙人路过夕阳,在夕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箐沟里都留下了足迹。这些仙人脚印终于被证实为恐龙足印。木鲊成为了“龙”的故乡。

村子依山势而建,呈缓坡坐落在山腰上,视野很好,在村子里就能看到远处的山峦,没有遮挡。依山而建,房子高低起伏,非常紧凑地挨在一起。走在村里,你很难找到一条宽敞的大路,脚底下都是弯弯曲曲的水泥小路。

每一个传统村落

都有独特的景观和文化

让我们一起

保护传统村落

带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价值提升

共享更多好山好水好风光

点击此处查看《昆明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施方案》全文




来源 云报客户端

责编 杨奥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