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秋老虎”,来怒江的古村落里乘凉!

丙中洛坝子

丙中洛在怒江的最北部,离贡山县城40多公里,海拔1700米左右,在这里的古村落中,逃离“秋老虎”,最是惬意。本期的《微游怒江》,就随编辑“阿亚夫”一起到古村落里乘凉去!

在丙中洛的夜里摘星

(丙中洛的木楞房)

丙中洛有不少当地独有的木楞房,房子外头没有围墙,家家户户也没有门锁,保留着怒族人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传统,不冷也不热,正好远离“秋老虎”,感受自然的惬意。

屋外的山花竞相争艳,野草的生长似乎也没有尽头,包裹在大自然里的东方村,“那一朵民宿客栈”正是最适合观景的地方,远处是雾气缥缈中若影若现的雪山风景,在风景中静心凝神倾听,不仅可以听见这山里的风声、鸟语,甚至能听见低处奔腾的怒江水的呼啸。若是入夜也是晴空,四下澄明,伸手便可摘星。

丙中洛是一片坝子,地势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怒江从北向南贯穿全境,东面为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明显的高山峡谷地貌。

(怒江第一湾)

丙中洛往山上去,到贡当神山的半山腰观景台可以看见“怒江第一湾”,往北眺望,是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直冲云天的“石门关”,500多米高、近200米宽的巨大石门,当地人称它为“南礼墙”。

(怒江石门关)

在雾里村和秋那桶乘凉

从石门关再往北,有两个藏在山间的小村落,雾里村和秋那桶村。旅行者常用“瑞士田园风光”来形容雾里,村落隐匿在大片浓密的绿树下,一座座高脚木楼轻盈、错落有致。

(雾里村)

村里有许多的青石板却不是铺在路上,而是架在房顶做房檐,层层石板折射着青灰色的光,初秋,一场“过山雨”过境,房檐的水滴顺着青石板落下来,流到周围的小麦地里,带来阵阵凉意,远处核桃林中,冲出云层的阳光闪烁、耀眼。若能有幸遇见一道彩虹,那便是大自然给人们最美好的馈赠。

(茶马古道)

从怒江的西面往雾里村看去,一条在山体上人工琢出来的缝隙,在绿色中蜿蜒、微微绽开,这是通往雾里寨的茶马古道,古道崎岖狭窄,只够一人通行,脚下是悬崖陡峭、滚滚怒江水。

秋那桶,这是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过了朝红桥的尼打担,翻过一座山就到了。秋那桶的居民沿着山坡居住,民居分布在狭长的山谷中,还能遇到从前马帮走过的小路,顺着马帮小道,可以直通西藏察隅。四周的森林原始、茂密,山崖上时不时挂着一处处瀑布,水流倾泻,沁人心脾,给山村带来动听的旋律,驱走阵阵暑热。

来知子罗、老姆登感受清凉

顺着怒江水从北往南,就到怒江福贡县,遇到了知子罗、老姆登,这里的村落风景与丙中洛略有不同。

(知子罗的老房子)

知子罗,被称作记忆之城、隽永之地。这里曾经是怒江州府的所在地,后来由于担心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知子罗的居民迁往他处,许多建筑保留了下来。在这里,可以体验一次穿越回上世纪70、80年代之旅,那些斑驳墙面上的每一条裂缝,似乎都夹杂着一段段往事,这里的校舍、剧院、广场,都散发着当年的气息。

(知子罗的八角楼“怒族博物馆”)

知子罗最醒目的建筑无疑是宝塔造型的八角楼,这里是原碧江县图书馆,现在则是怒族博物馆,从这里,看得见历史的印记。登上八角楼便可遥望碧罗雪山,近处是怒江大峡谷,江水撕开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奔涌而来,流过一段又一段的时光;八角楼旁的体育场,是见证过无数少年的汗水和青春的吧,他们在这里的时光,是否也有一阵阵清凉的风从峡谷吹来?

(从老姆登看“皇冠山”)

顺着山路往山下走,是被评为“中国最美村寨”的老姆登村,这里的夜适合听一首歌,“摘一串星星,洒在你来的路上”,顺便喝一碗“心灵鸡汤”——用漆油、白酒煮的土鸡,鸡肉在酒水中被油煎得金黄,加上白酒的醇香,喝少了三碗,算是没来过这里。喝饱了睡到天明,云雾从对面皇冠山散去,又聚集到山顶,天空,在老姆登看云卷云舒,是一种享受。站在浓荫蔽日的树下,看太阳从云朵里钻进钻出,云朵的影子从这座山头翻去那一座山上,心思也能跟着四处漂流。

夏日虽过,暑热依旧,快来怒江的古村落里乘凉吧,在这里的一切,或能成为长久的记忆,想起来即除去心头一切烦闷。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振 文

邓斌、江蕊先、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杨奥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