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云南 | 蒙自过桥米线:百年过桥誉百年,天下一碗香天下

米线是云南人的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食品。在早期的烹饪书《食次》中,就有对这种食品的记载,米线在当时被尊称为“粲”,本意是精米,引申为精制的餐食。

蒙自过桥米线 供图

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始创于明代正德年间移民屯守新安所的江南汉族移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300多年的岁月,造就了蒙自过桥米线。

一碗表面简单而平静的汤,内里却藏着可以把肉片烫熟的炙热。蒙自过桥米线,有一个温馨爱情故事的传说。传说清初蒙自县城一书生,天资聪颖却不愿读书。后在妻子劝谏下,在南湖建了一间书斋,每天关在里面苦读诗书,妻子一日三餐送饭给他。有一天,妻子炖好鸡汤,备好了米线和一些配料给书生送去,却因操劳过度,晕倒在湖堤桥上。书生闻讯赶来,见妻已醒,汤和米线均完好,汤面为浮油所罩,无一丝热气;疑汤已凉,以手掌捂汤罐,灼热烫手。书生喟然:“贤妻每日过桥,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书生后来考取功名,衣锦荣归,传为佳话,“过桥米线”成为云南最著名的美食。

蒙自过桥米线 供图

蒙自过桥米线分为米线、高汤、拼盘三个主要部分。米线是基础、高汤是灵魂,而拼盘辅料则是米线的生命。过桥米线的拼盘辅料主要由各种优质肉类和新鲜蔬菜组成,是构成过桥米线的基本元素,为过桥米线的制作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原材料。

蒙自过桥米线 供图

任何一个初次接触过桥米线的人,都会惊讶于面前摆放满桌食材。除了大碗盛放的米线和滚汤,还有很多配菜盛在小碟里,如菊花、豆尖、草芽、鹌鹑蛋、银耳、脊肉、脆哨、火腿、腰片、肝片、鱼片、香菜、豆腐皮……荤素配合适宜,百般滋味尽陈于前,大碗之大,大得夸张,小碟之多,多不胜数,堪称“一个人的盛宴”,还没吃,心里就已经有“天下唯我独尊”的快感。

蒙自过桥米线 供图

一线牵南北,一碗汇天下。300多年来,蒙自过桥米线的生产制作技艺世代相传,绵延不绝。在这座城市包容开放的味觉历史中,它自成一家,不因沧海桑田的变化冲击而消失;它,既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份独有的情怀和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遍布在蒙自城里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米线馆也便成为了承载这份遗产的场所。

蒙自过桥米线 供图

“百年过桥誉百年,天下一碗香天下。” 无论对于蒙自或是云南而言,过桥米线已不仅仅是饮食文化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历史的牵引,是一份对历史的追忆。

一碗过桥米线,容天下之鲜于方寸间,“过桥”而食,惬意之至。来云南,不妨来吃一套正宗的“过桥米线”。 

蒙自过桥米线 供图

小贴士: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是云南的特色食品。过桥米线是将米线、汤料、配料分别制作,现吃现拌的烹调形式,清香而不腻,香辣脆绵,风味醇厚,香辣爽口,辣而不燥,是米线中的上品,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法独特,独具风味闻名中外。

2009年12月,“蒙自过桥米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核准;2014年8月,“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一无二的地域色彩和民俗文化,让蒙自过桥米线名声大振。2022年8月,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办公会授予蒙自市“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的荣誉称号。

如今,蒙自过桥米线早已不单是一种美食,一种文化,同时更是红河州“三千四百年”的品牌形象之一(红河州“三千四百年”品牌形象为: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

《早安云南》清晨的第一声问候,是专属你的“云南美”

指导: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主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协办:各州市宣传部 各州市文旅局

承办:云南网

监制:刘晓桐 杨洪文

策划:锁华媛 刘晓颖

统筹:杨之辉 林云冬 罗蓉婵 何沐 曹璐 唐丽娜 张碧玉 郭凯 李星佺

本期文案:杨之辉

图片编辑:杨 倩

海报制作:吕明华

图片:红河州委宣传部、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