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岩春:敲响吉祥幸福的象脚鼓

象脚鼓,作为普洱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傣族重要的打击乐器,被广泛运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中,同时受到拉祜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喜爱。岩春是象脚鼓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象脚鼓的制作工序繁琐、时间跨度长,岩春一度担心这种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时常感叹自己“势单力薄”。秉承着将象脚鼓文化推广得更远、更好的初心,岩春与普洱非遗客厅开启了合作……

“敲”出响亮的象脚鼓声

制作一支象脚鼓大约需要30道工序、历经1个月方能完成。传统的象脚鼓多选用椿木,但椿木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树木,所以现在广泛选用的是芒果木与水冬瓜木。选好材便要塑形,将木材雕出象腿的样子、并将其掏成空心。用以制作鼓面的黄牛皮,要经过选皮、清洗、风干、裁剪等数道工艺。然后是彩绘,将象脚鼓绘上代表民族元素的图案,刷上保护面漆,最后才是蒙面、调音、打磨毛皮等收尾工序。一支好的象脚鼓,敲击的声音应该是浑厚、宽广、响亮的。

过去,傣族村寨里会制作象脚鼓的人很多,老一辈人相互交流手艺和经验,将其一代代传承下来,并没有拜师学艺这种说法。“现在就我自己来说,只要有人来学习,我都很愿意把象脚鼓制作技艺教给他。但学习象脚鼓制作技艺的过程是很漫长的,不可能短期就学会,刚开始要反复雕外形,每天抱着木头不停凿,整个过程很重复、枯燥,没有耐心是坚持不下去的。”岩春介绍道。

让象脚鼓的色彩“靓”起来

传统的象脚鼓是供奉在寺庙中的,主要用于重大节日的祈福。如今,象脚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节日或活动中都会敲响象脚鼓,表达喜悦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吉祥的祈愿。很多妇女都会参与到象脚鼓的表演中来,景谷县还专门组建了女子象脚鼓舞队。传统的象脚鼓花纹并不复杂,以简单的黑漆、红漆为主,雕刻上自己喜欢的纹饰就可以了。象脚鼓在发展过程中添加、融合了很多民族元素,例如代表吉祥如意的孔雀羽毛图案、傣族生活中的织锦图案等,逐渐丰富了象脚鼓的颜色与花纹。

说起景谷象脚鼓的传承情况,岩春侃侃而谈:“记得我初中时,在一次演出里看到百人象脚鼓团队将象脚鼓敲得响彻云霄,当时的场景十分震撼。近年来,政府部门也在大力扶持象脚鼓文化,景谷的许多村寨都有自己的象脚鼓舞队,还开展了‘象脚鼓进校园’等活动,让小孩子从小接触象脚鼓。但美中不足的是,如今会制作象脚鼓的手艺人越来越少,我自己也还处于学习摸索中,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最好的传承就是生活

岩春认为,象脚鼓是一种很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谷或其他傣族人民聚集的地方,象脚鼓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大家也很喜欢象脚鼓文化,但是走出这些地方,象脚鼓又该怎么推广?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岩春的想法便是将大象脚鼓缩小成小象脚鼓,把它变成一种小礼物,或是随身携带的装饰品,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岩春将多种非遗、民族元素与象脚鼓结合,例如景谷的陀螺和傣锦图案、或是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辫绳,让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云南的民族文化。普洱非遗客厅想将象脚鼓和金水漏印结合,推出新的文创产品。对此,岩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象脚鼓和金水漏印都是傣族的非遗,将两种非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一款产品两种传承,将其产品化、生活化,让大家都能轻松地接受它、喜欢它。当人们亲手将它制作出来的时候,它本身的意义也就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金水漏印”非遗体验)

普洱非遗客厅依托普洱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为市民游客拓展新的文化消费场景,也为普洱非遗搭建起一个展示、科普、宣传销售平台。岩春认为依靠个人力量去推广象脚鼓,必定是收效甚微的,与普洱非遗客厅开启合作,可以集众人之力,戮力同心将象脚鼓文化推广得更远、更好。最好的传承就是生活,非遗的创新要融入生活中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看见的是生活、传承的是文化。

(象脚鼓文创产品)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整理

素材、视频、图片由普洱非遗客厅提供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