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这十年 | 工会竭诚服务职工 打造工会品牌

9月14日,“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工青妇专场发布会举行。红河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姜云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会工作取得的成就。全国劳模鲁红昌讲述了在工会组织帮助下,产业工人发展和成才的故事。

十年间,工会注重思想引领,不断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十年来,工会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和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工会阵地,广泛开展了“凝心聚力跟党走、建功立业绘蓝图”“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把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带领广大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十年间,工会注重作用发挥,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职责。工作中,一是主动服务重点工作。把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工作。将工会职能与疫情防控、强边固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复工复产企业走访慰问,支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走出困境。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走访慰问抗疫一线职工、干警、医务工作者12531人,发放慰问金412.92万元。

二是夯实工会服务阵地。构建以工人文化宫为龙头,职工服务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社区和企业职工服务站(点)为基础的三级工会网络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截至目前,全州有基层工会3723家,覆盖单位5050个,工会会员达24.47万人。设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66个,“爱心妈妈屋”48个,最大限度把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

三是精准帮扶困难职工群众。在全国率先实行领导干部“五级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制度,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可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红河经验”做法得到了广泛推广。在2021年全国、全省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表彰大会上,州总工会荣获全国此项工作作出重要贡献集体称号和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弥勒市、泸西县、元阳县总工会分别荣获省级重要贡献集体称号。

四是推行职工普惠服务活动。关心关爱一线职工身心健康,创新开展“春送服务、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关爱服务品牌活动。为在档困难女职工开展“两癌”筛查,推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向纵深发展,共组织328.43万人次职工参加医疗互助活动,补助住院职工47.1万人次,补助金额2.79亿元。同时,出台职工“六惠”行动方案,发挥各级工会作用,开展“助企纾困”行动,支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走出困境,助推我州第三产业发展。

五是全力维护职工权益。积极推动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全州已建会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制率达到92.2%,厂务公开实现全覆盖,职工民主参与渠道更加畅通。

十年间,工会注重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一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州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推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改革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出台有关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形成体系等30项改革配套政策,创建省、州、县三级产改示范企业124个。

二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选树全国劳模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省部级劳模30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41人,红河劳模129人、红河州先进工作者68人。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向全社会宣传“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的价值观;同时,关心关爱一线职工的身心健康,常态化的开展劳模和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组织劳模和一线职工8000余人参加疗休养。

三是劳动技能竞赛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州委、州政府“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共组织开展异龙湖保护治理、州交通综合枢纽、滇中引水工程、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陶瓷装饰等劳动和技能大赛400余场次,参加职工40.48万人次。鼓励高技能人才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五小”创新、师带徒等活动,创建了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和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攻关创新项目60个,获得专利49项。

四是广大职工技能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强与部门的协作,深化校企合作,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养,先后建立州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个、农业产业人才实训基地1个,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96万人次、新增劳动力培训2.8万人;共培养云岭首席技师15人,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658人,广大职工技能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年间,工会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各级工会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出台相关制度20余项,改革措施8个方面33条,改革成果逐步向基层延伸。加快“数字工会”建设,对工会基层组织和工会会员信息进行了全覆盖采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配合并选派工作人员蹲点基层一线调研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帮助基层工会进一步完善机制、增强能力、提升水平、推动工作。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叫得响、有特色、深受职工欢迎的工作品牌。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工会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普瑞玉 文/图
责编 杨奥审核 李亚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