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迪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香格里拉市举行,本场发布会是“迪庆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
会上介绍,十年来,迪庆立足“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马古道”等知名品牌,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迪庆故事、传播好迪庆声音。世界的“香格里拉”朋友圈更广,“好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了,“香格里拉名扬天下”的美誉远播海内外。
讲好迪庆故事 传播好迪庆声音
据迪庆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明办主任周建芳介绍:迪庆持续组织“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先后组织开展“美丽云南·香格里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走进澜湄——文化交流线上“跨国春晚”等活动,展示香格里拉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特色美食。组织开展“中央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迪庆采访活动”、“中国外文局主流媒体迪庆行”等活动,连续三年邀请多国留学生走进迪庆,实地体验衣食住行,看迪庆发展变化。
先后开展“第十届康巴艺术节”、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云南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体行动“高路入云端”等系列集中采访直播活动。香格里拉网荣获“2018—2019中国媒体深度融合创新最佳品牌奖”。
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用心用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先后推出微纪录片《世界的香格里拉》、成就片《辉煌迪庆60年》及微视频《小不点成长记》《大山的馈赠》《缝纫岁月》等一批微视频在新华网、云南网、香格里拉网等新媒体平台展播;多语种新媒体纪录片《金沙水拍云崖暖》面向全球开展宣传;中英文短视频《雪山萌猴》荣获COP15短视频大赛“最佳人气奖”;《央宗的牧场》《卓玛的蓝天》《护林员余小德与滇金丝猴成为朋友》点击量创新高。
高扬旗帜“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
迪庆州把“管脑子”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各部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4641个;建立健全“五个第一”、列席旁听等机制,提高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效果。锚定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根本任务,以“红旗宣讲队”、“少数民族语言宣讲队”、“牧区流动党校”等为抓手,打造“电影放映+微宣讲”、“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等特色宣讲品牌,引导全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喊响做实“拥护核心·心向北京”。
主流思想舆论汇聚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广泛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坚持主动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创新性开设“一日一播报”、“一日一说法”、“一周一访谈”栏目,通过持续提质增效,“三个一”栏目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元。截至目前,“一日一播报”已播出764期,“一日一说法”已播出694期,“一周一访谈”已播出110期;不断深化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发展引领教育,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题专栏,全方位反映迪庆州在脱贫攻坚、改革开放、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历史成就。
价值引领涵养社会新风尚的效果进一步增强
十年来迪庆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各方面、全过程,累计创建国家级文明先进集体11个,省级文明先进集体87个,州级文明先进集体174个,社会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文明创建更加扎实有力。挂牌成立覆盖全州3县(市)29个乡(镇)197个村委会(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29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服务体系。使文明实践有声有色。深入挖掘培育先进典型,选树了全国道德模范尼玛拉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斯那定主、香九妹,“全国最美志愿者”阿青布,“中国好人”戴小斌,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云岭楷模”羊拉派出所等一批先进典型。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新活力进一步迸发
持续构建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格局,“卡萨藏刀”、“卡格博”等品牌荣获“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迪庆松林文化旅游传播公司等企业获得“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企业”荣誉称号。香格里拉市被认定为“云南省文化产业30强市”、迪庆州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省最具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目前全州共建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公共图书馆4个,文化馆4个,乡镇文化站29个,文化科研机构1个,博物馆5个,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深入实施“文化大篷车 千乡万里行”、“百千万文化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广泛举办“乡村春晚”、“迪庆网络春晚”、“抗疫情、兴文化、推旅游、创文明”等文化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世界的香格里拉”系列文化活动等一批群众性夜间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
下一步,在建设新时代新迪庆的征程上,迪庆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牢记领袖殷殷嘱托,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次仁培布 文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