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考古60年——唐宋(南诏大理国)元明清时期考古成绩斐然

编者按:玉溪考古工作从二十世纪60年代玉溪窑址的发现开始,至今已有60年。60年来,玉溪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是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及宋代(大理国时期)的考古中取得重大发现,其中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甘棠箐遗址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时甘棠箐遗址还被评为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通海兴义遗址发掘被评为田野考古奖一等奖。这些考古成绩,不仅凝聚了玉溪几代考古人的心血,也还原了玉溪从古至今的部分历史。

(玉溪窑址)

唐宋(南诏大理国)元明清时期考古的主要成就

唐宋元明清时期主要以窑址和火葬墓为主,兼有石刻等多种类型。

(一)窑址

窑址系列在玉溪境内除江川、澄江外,其它县均有发现。主要有玉溪窑址、华宁窑、易门李忠碗窑。

1960年云南省博物馆葛季芳在玉溪瓦窑村调查时发现玉溪窑,分布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86年省、地、市文化文物部门联合进行正式发掘,发现元末明初龙窑3座。因发掘者的变故发掘资料散失,2015年再次进行调勘,新发现一条青花瓷窑,编号为4号窑。

1986年仅对3号窑作正式发掘,现为窑址陈列室。3号窑长33.8米,宽约2米。出土了大量的瓷器、瓷片和窑具,器型有碗、盘、杯、瓶碟等;图饰主要有花草、兽、鱼藻等,形态生动别致,纹饰手法有绘、刻、划、印、贴、捏等,釉色有青釉瓷、青花瓷,其中青花瓷最多。年代为元末明初。玉溪窑址出土的青花瓷器的纹饰与景德镇青花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造型、釉色、纹饰、窑具及烧制技术等方面又均有独特的地方风格,为研究我省元明时期瓷器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实物资料,此窑的发现填补了我省陶瓷研究的空白。玉溪窑出土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出土瓷器先后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博物馆、香港冯平山博物馆展出,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溪窑陶瓷)

2013年初,云南省考古所和玉溪市文管所对红塔区研和王家窑进行调查,窑址分布面积为500平方米。4-5月玉溪市博物馆和红塔区文物管理所对该窑址进行了勘探。根据多条探沟的发掘情况,推断出王家山窑址大致存在2~3条龙窑。王家山窑出土了大量的瓷器残片,以青花瓷为主,器型有碗、盘、碟、杯等生活用品,年代大致为清代中晚期。窑址发现填补了云南清代青花烧造窑址的空白,丰富了云南省陶瓷文化的内涵。该窑烧造工艺,为今后判定清代玉溪青花瓷提供了一个鉴定标准,同时为玉溪古窑的烧造工艺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证。

2007年11月12日,易门龙泉田家营村修西沟挖机挖土时发现大量残碗片,主要有碗、罐、盆、杯、碟等青釉瓷器,其口呈平口或喇叭口,分布面积约2600平方米。初步推测为清朝中、晚期的土瓷窑。此碗窑的发现,丰富了易门陶瓷业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

2009年三普调查时在易门下浦贝村东发现李忠碗窑,分布面积约5300平方米。市文管所李洪海、张琼梅、曹正开、李永学以及易门文化馆刘济源、杨磊等人进行勘探,发现3条龙窑遗迹,采集到大量的碗、盘、罐、盆、杯、碟等青釉、绿釉和酱釉等瓷器。器物形制、工艺特点及组合等方面与玉溪古瓷窑相似,年代为明末清初,为研究滇中地区和云南青花瓷器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史料。

(易门李忠窑址出土器物)

2021年,在开展易门到新平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沿线文物调查时在峨山塔甸亚尼发现窑址,窑址由一个瓷片废料堆及两座龙窑组成。瓷片堆中发现大量器物残片,种类有盘、杯、碗、钵、碟、盏、壶、小缸、动物饰件、支烧等,釉色有青、白、绿、黄绿、仿钧瓷天青釉、青花。青花瓷片显示当地所产钴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胎体多为土灰色和浅灰色。以青瓷最多,青釉为高钙草木灰釉,呈青黄或青绿色。施釉较厚且釉面厚薄不均现象明显,常见开片纹,有大小不一肉眼可辨的气泡,施釉不及底。初步判断该窑址年代最早可到明代,与明初云南军屯大量汉族移民迁入有关。该窑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当地军事、人口及手工艺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华宁瓦窑村窑址在宁州镇上村村委会碗窑村内。现存窑床7座,其中完整的1座,分布在碗窑村中和村后,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窑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窑床一直沿用至今,以创烧绿釉、绿白釉、玻璃釉、紫釉等最为出名,以生产建筑陶、民用陶为。据县志记载,江西景德镇人车朋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从江西景德镇率眷属游氏、子廷、凤廷等迁至华宁,定居今碗窑村建窑制陶成功。他渴望制陶业长久发展,把生平技艺传承给高、彭、汪等11姓氏,至今600余年历史。此窑址在云南陶瓷手工业发展史研究方面应占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二)火葬墓

目前玉溪发现的元明清时期火葬墓有通海西山脚、白塔心山、大凹山、老丰山、曲陀关、文家山、富春山,江川小坟山、宝塔山,澄江小官庄、庄子上,元江苹果地、沙浦等处。其中仅通海白塔心山经过正式发掘。

(通海白塔心山火葬墓分布情况)

通海西山脚墓群于1990年初基建施工时发现,地、县文物部门调查发现大量的火葬罐残片,有少量碗、盘、碟残片,年代为大理国时期到明中晚期,另有清代墓葬。墓地对研究云南陶瓷的发展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白塔心火葬墓群因建设通海县白塔心里山工业园区发现,葬墓主要分布在白塔心山山顶和东南方接近山顶的缓坡地带。二十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整个白塔心墓地遭到严重破坏,墓志碑、火葬罐等用来垒地埂。2010年工业园区内大规模施工时,该墓地再次遭到损毁。2010年1-2月由市、县文管所联合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掘火葬墓175座,葬具以陶罐为主,少部分为瓷器,发现1个铜器。随葬品为金、银、铜、铁片、海贝、钱币等。通海白塔心火葬墓群有几个重大发现:一是时间跨度大且具有连续性,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二是发现一批有纪年的墓碑,记录了大理国的14位皇帝年号,对研究大理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三是对研究火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史料。白塔心山墓群跨越宋元明清近千年历史,这样大规模火葬墓群发掘,在玉溪尚属首次,在整个云南也不多见,出土器物表明其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术价值,尤其对大理国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澄江发现的火葬墓地主要有小官庄、庄子上。小官庄火葬墓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在开垦荒地时陆续出土一些火葬罐,都是大罐套小罐,小罐内盛殓残骨,有的残骨上写朱砂色梵文经咒。随葬品有铜片、耳饰、贝币等,火葬罐为陶质,厚约2毫米,胎质粗糙松散布满气孔和沙眼,呈灰白色,有的为夹沙陶,陶罐造型大同小异,纹饰不同,通高在18-34厘米间。从出土的器物看,时代应为元明时期,它的发现为研究澄江盆地在元明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庄子山火葬墓群在澄江县城以西双树村西北的庄子山上,北麓与木官山相连。墓葬主要分布在山顶及东面坡,面积约17000平方米,年代就为元明时期。

三普时在元江安定沙浦和因远苹果地也发现火葬墓,沙浦火葬墓群于1983年开田时发现青花罐,内放骨殖,随葬品有铜凿和料珠等,分布面积约200平方米。因远苹果地火葬墓群1965年当地居民整改坡地时发现大量陶器。2009年三普期间,玉溪市文物管理所和元江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勘探,发现墓葬7座,葬具内置放骨灰、遗骸等,未发现随葬器物。整座小山包均发现墓葬遗迹。该墓群葬式独特,葬具以两个或一个大罐配一个小罐的组合出现。墓葬分布密集,相邻两墓距离不超过0.5米。从出土器物和地表采集的标本及无瓷器、仅有釉陶等情况分析,该墓群年代应为元至明时期。

(三)其它类

2009年在易门铜厂万宝厂村调查时发现铜矿遗址,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据《易门县志》记载,是乾隆六年至嘉庆十六年(1741~1811)的易门著名铜矿生产地。调查发现部分矿洞,无冶铜土炉。矿洞的发现,为万宝厂铜矿遗址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同年发现马头山摩崖石刻,“斩马山”三字为目前玉溪发现的字体最大的摩崖石刻。2009年在峨山发现赤字岩,书“威震遐荒”四字,是明代游击将军邓子龙题写。另外这一时期还发现大量碑刻等。

文旅头条通讯员 张琼梅 文

玉溪市文物管理所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