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喜洲苍逸图书馆,“苍逸”二字,给人一种浑厚的历史感,是苍山下的隐逸之地吗?我不得而知,很想一探究竟。
苍逸图书馆位于大理喜洲古镇正义文化广场东侧,门口一棵上百年的大榕树,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漏下来,树下的房子、街道、小桥、流水、行人一片清凉、明目。
苍逸图书馆是喜洲古镇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公共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就被图书馆正面花坛正中严子珍先生捐建图书馆的纪念碑吸引,高高的纪念碑让我肃然起敬,像一个老者正注视着家里孩子们读书习字。
我是第一次来喜洲,一问才知,苍逸图书馆是由喜洲商帮著名商号“永昌祥”的创始人、云南省著名爱国人士严子珍先生捐建的。在上世纪40年代末,喜洲商帮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永昌祥、鹤庆祥、复春和、鸿兴源等四大家和八中家,十二小家为主的大商业集团,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云南第一大商帮。这些有名的商行,造就了喜洲的富集、博大、开放。今天来到喜洲,透过那些古建筑、街道,依旧清晰可见喜洲的大气。
时间回到1938年,严子珍先生在征得众多乡贤同意后,慨然捐款创建公共图书馆。1939年9月,图书馆竣工落成,占地约5亩,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因他退隐闲居后自号“苍逸老人”,图书馆即以“苍逸”命名。一个图书馆,80多年的光阴,不算太久,近于一个人的一生,但这近百年,恰好又是中国历史波澜起伏的岁月,时代的烙印多多少少都影响它的变迁。
看着纪念碑,我对它是陌生的。喜洲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我对它的认识只有扎染、喜洲粑粑、严家大院。关于图书馆,是后来查看资料才了解一二的。图书馆于1953年被撤销,2021年7月,它在原址上再次以崭新面貌重新开放。
图书馆东西朝向,整体为中式建筑,主体建筑为土木构架,斗拱、飞檐,端庄大气。书店只在内部做了提升改造,一楼做了专柜区,摆满了各类图书,包括大理本土文化书籍。二楼做了公益书吧。图书馆定期会举办书友会、朗诵会。
图书馆增加了休闲阅读区、文创展示区、路演平台、咖啡吧等,并在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上做了大胆的尝试,融合了现代元素,让人感觉更自由和开放。
来了就什么也不顾,只看书,喝咖啡。随手翻开《北岛诗集》,他说:“我要到对岸去,河水涂改着天空的颜色,也涂改着我,我在流动。”突然觉得这就是我此刻的心声。在这里,我感受到严子珍先生对故土的爱。他是个伟大的商人,曾改变了家族命运,把他的富有注入故土。
想起老舍先生笔下的喜洲:“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栋。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如今,走近喜洲巷子你随处可见的是深宅大院和各样的商店,一个大院一个故事,一家店一条街,讲述喜洲的光阴。喜洲就是一座古老繁华的城。我愿意用城来说喜洲。
苍逸图书馆是这座老城里的大宅,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
严子珍先生建图书馆,或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他走遍大江南北,越来越丰富的阅历让他更清楚地看到,文化传承的重要,唯文化才能筑起千年不朽的精神家园,造福万代。我是这样理解的。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维丽 文
王泽航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