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永仁:奋力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永仁篇章

楚雄州永仁县委历来高度重视党的民族工作,把党的民族工作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需、战略之策、固本之举,作为引领永仁发展、解决永仁问题的重要抓手。始终强化使命担当,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中央和省州党委关于民族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成果。

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全县首要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各级共同联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大合力,把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各民族群众心上。强化学习教育,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研讨,在机关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和“三重温、四教育、五个一”锤炼初心等系列活动,在农村党组织中重点开展“老党员讲历史”“看家乡巨变、悟思想伟力”等系列活动,在学校青少年中重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故事大家讲”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

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核心任务,发扬“永远当仁不让”的永仁精神,以干为先,干成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件件促跨越惠民生的实事,全县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8.7亿元增长到55.01亿元,年均增长9.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373元增长到38275元,年均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575元增长到11922元,年均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省、全州增长水平。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产业,努力把“荒山荒滩”建设成“绿水青山”,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大力扶持各民族地区群众发展高原特色林果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全县高原特色林果面积达53万亩(实现农业人口人均拥有经济林果面积达6亩),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乡(镇)有特色产业、村有示范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良好局面。始终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效途径,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基础大改善。“十三五”期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观音岩水电站500千伏交流送出等一大批电力重点工程建成投用,永仁成为“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枢纽。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省级园林县城。加强规划引领,精心编制实施《永仁县“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楚雄州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永仁县实施方案》,推动示范区建设和民族地区帮扶政策工程化、项目化、实体化。力争到2025年,建成10个省级创建示范单位、1—2个国家级创建示范单位。全力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持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县、乡(镇)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和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永仁赛装文化、火把文化、泼水文化、农耕文化、村落文化中的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底蕴和内涵。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永仁研究基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各乡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和莲池乡查利么村民族团结党员干部教育实训基地,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读书班、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各族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推进各民族互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通过移民搬迁,把生存条件较差、生活环境恶劣的各民族地区群众搬迁到县城社区和永定、莲池、宜就、猛虎等乡(镇)居住达9975户35460人,让城镇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镇社区的互助关系得到较好建立。持续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以多种形式传播好永仁民族团结进步声音,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多次组织开展中央、省、州媒体“永仁行”采风活动,在国家级、省级、州级各类媒体和报纸杂志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创作和拍摄了《绣春》《方山谣》《赛装舞男》等一批反映民族团结的微电影,加强“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不断加强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增进各民族更加团结融合。扎实推进“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和农村“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升级,运用“互联网+”模式,创新开展社会治理、司法运行、公共服务等工作,保障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建立健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赢得民心。在“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向广大人民群众印发宣传资料,在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来源 永仁县委统战部  永仁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王艳

责编 杨奥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