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我来讲 | 怒江文旅家风作品一览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而优秀的家风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塑造着我们的人格……

为大力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为反腐倡廉增加亲情助力,营造以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的良好氛围,近日,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家风故事我来讲”线上展览活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我身边这些关于好家风好家训的感人故事和润物细无声的品德。

家风——好文

春雨无言 润物无声——记我的家风故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道:“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这暖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展现了国之领袖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他谈到,“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家风的本质是德行、品行的传递,是美德的影响与浸润。我的家风,不是世家大族的宗祠家训,也不是千古流传的成文箴言,而是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这恒久绵长的滋养来自于日常的点点滴滴。

我的奶奶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农家,没有机会踏入学堂一步。到了婚配年纪,阴差阳错同书香世家的爷爷走到了一起,生儿育女十数载,爷爷却溘然长逝。为拉扯大几个儿女,大字不识的奶奶变得愈加坚忍、顽强,用她小小的身子撑起了一个家。在母亲的记忆里,奶奶总是起得那么早,她没有一天不是在太阳升起前起床,家里家外打扫尘除,而后又出现在田间地头,于是,他们姐妹兄弟几个没有一个有赖床的习惯;她身上穿的总是补丁加补丁的衣裤,就算那时儿女已经成人成才,为她带回的是她年轻时最喜爱却未曾拥有过的颜色鲜艳的御寒冬衣,那衣物的归宿也总是早于奶奶到这个家的黑漆面衣柜。于是我的叔伯姑母也不约而同的不尚穿着打扮,常说一句“干净整洁就可以啦”;很多年她都鲜少采购新鲜水果,偶尔采购了也总是先紧着儿女,新鲜水果的滋味她总是不敢多尝。甚至到她老了,当我带回家的各种零食当中有一罐黄桃罐头,无论其他是什么新奇的吃食,她最钟意的一定是那个罐头……

这几十年奶奶养成的这些习惯,是舐犊情深的厚重母爱。她虽不善言辞,她的爱也从来不露言表,但她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来的每一个人,引导着我们。叔伯姑母们总说奶奶倔强、不听劝,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踏实自律、勤俭节约、坚忍顽强的习惯,长成了如他们的母亲一样的为儿女默默奉献、在儿女身后悄声目送的父母。

春雨无言,润物无声,奶奶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并不感到孤单,因为叔伯姑母的言行里总有她的影子,我也好像有几分像她。

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是支撑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我也将努力葆有良好的家风,始终修身律己,慎终如始,爱国爱家,爱岗敬业,做一个始终向上的人。

怒江文旅局产业发展科 周世星 文

家风小故事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期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能够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齐聚一堂吃年夜饭,我爷爷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我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爷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

每到节日,婚丧嫁娶,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齐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博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赌博,少饮酒的习惯。

我母亲讲: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

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和善这些至理名言现在正以家训的形式出此刻我们的生活中。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也需要总结,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育理念固化构成家训。

最后我分享一下我传承下来并要求孩子的家训家规十条。

鹿氏门中家训家规十条

立家规  传家风  扬家训

谨记:无论什么时候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快乐生活

第一条:养成一个好习惯  →做事要持之以恒,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第二条:做一个独立的人  →百学须先立志,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条:做一个诚实的人  →言必信,行必果,做人言行要一致!

第四条:做一个友爱的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第五条:做一个大气的人  →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有容乃大!

第六条:做一个节俭的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七条:做一个勤奋的人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第八条:做一个智慧的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第九条:做一个谦逊的人  →不学礼,无以立!

第十条:要懂得善于学习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怒江州非遗中心 鹿宏勇 文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何谓“家风”?家风是儒家文化中的“诗礼传家”“修身、齐家、平天下”,也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忠厚传家永,诗书继世长”,更是历经时光洗礼的处事智慧,也是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的治家格言。

家风,不仅是潜移默化,更是言传身教。这在怒江州民族文化工作团职工夏玉花的家庭上的得到充分体现,2020年某个傍晚,晚饭过后,两个孩子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夏玉花突然接到丈夫所在驻村队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驻村队员焦急的声音,说道:“你是驻村书记黎霞才的家人吗?他在今日走访中意外受伤了,我们已经在送他来州医院的路上了,请问等下能来医院吗?”夏玉花听后,对驻村队员表达了感谢,便立马关掉了眼前的电视,告诉了两个孩子父亲受伤的消息,两个孩子听后,眼里的担忧也快化成泪水夺眶而出。随后,两个孩子帮助夏玉花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必备用品,就赶往了医院。


医院内,受伤的黎霞才正安静等待医生检查。夏玉花抵达医院后得知,村民乔三李打电话告知黎霞才“家里的水管没水了”,随后黎霞才叫上工作队队长及队员们一起前往查看。为了看清水管的走向,黎霞才爬到了乔三李家的屋顶上,由于雨后地板湿滑不慎从屋顶上跌落。经诊断黎霞才前胸双侧多处肋骨骨折,伤势基本稳定。

“如果身体恢复得快,我还是希望继续参与到脱贫攻坚当中,如果身体不允许我也会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工作,不负老百姓的嘱托。”虽然躺在医院病床上,但黎霞才依然心系工作,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两个孩子就静静地趴在父亲床边,认真听着父亲说着,泪水又在眼睛里打转,在两个孩子眼里,父亲一直是慈爱、和善的。

其实,黎霞才对贫困群众的深情厚谊不仅是对挂联户,驻村以后他一直把走访群众作为做群众工作的“金钥匙”。在入户走访中查看百姓最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与群众心贴心沟通交流,倾听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他们一道想办法、谋出路。

黎霞才的言传身教让整个家庭都透露着厚德载物,以义为重的浓厚氛围,仁慈的黎父也为两个孩子立下了家训,比如:

1.每天一放学就回家、不许在马路上闲逛,不随地吐痰丢垃圾。

2.出去玩时要和父母说一声。

3.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做一个孝敬懂事的好孩子。

4.看电视要有节制、不可以超过一个小时。

5.每天放学一回家就先写作业、写完了才能做别的事。

6.不许乱吃零食及垃圾食品,以免吃坏了肚子。

7.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许做事偷偷摸摸、做错事情要有勇气承认并且要有改正的决心和改正的行动。

8.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要学会独立自主。

9.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热情大方。

10.今日事今日毕,不可无故拖延,不可马虎了事。

11.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1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短短的12条家训,承载着黎霞才与夏玉花对两个孩子的殷殷嘱托与无限希望。多年来,沉浸在爱和责任中长大的两个孩子逐渐出落成了可爱大方的模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物质和金钱纵然可以让孩子们衣食无忧,但是善良的品德和良好的家风才是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真正可以帮助孩子面对生活骇浪的风帆。弟子规中这样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

余力,则学文。简简单单24个字说出了中国传统的家风。除了有书籍的记载指引,更有我们一代一代人的言传身教,良好家风不是说出来的,它的传承更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践行恪守。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传承积极的为人之道,是每个家庭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为人父母,我们要用良好的家风涵养子女的成长之力、成长之势。

怒江州民族文化工作团 文

家风——好图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国旭(女儿尹婷作品)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尹素兰(父亲尹相繁作品))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财务科《兴家风》)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传家训 守家风》)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遗产科《朱子家训》节选)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和培训中心 何肖雯(丈夫段旭华作品))


(怒江州文管所 成映辉家属《弃其馀鱼》)


(怒江州文管所 李毓蕊作品)

(怒江州文管所 杨松灵《莲洁》)



(《出淤泥而不染》怒江州文化馆 管晓洁作品)

(《出淤泥而不染》怒江州文化馆 管晓洁作品)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整理责编 龚怡丹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