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源于远古的快乐之舞

弥勒地处红河州北部

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

孕育了丰富的非遗文化

在弥勒西三一带

彝族阿细人便聚居在此

他们勤劳朴实、能歌善舞

他们的祖先以“快乐族人”著称

而他们的快乐秘诀就是音乐和舞蹈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由此而生

2008年

经国务院批准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彝族三弦舞

在彝语中称为“嘎斯比”

意为“欢乐跳”

因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

故又名“阿细跳月”

彝族三弦舞的起源传说有多种

相传在远古时代

有个叫“木邓”的人钻杉木取火

为人们找到了保留火种的方法

人们欣喜若狂、拾柴架火

围着篝火跳舞共同庆祝

这就是“阿细跳月”的起源

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

彝族阿细人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每到播种季节

为了抢时间

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

就赤着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劳作

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

便一边跳跃一边劳作

后来

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的基础上

增加了蹬脚和上肢左右甩摆、击掌等动作

因此逐渐形成了“阿细跳月”

作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舞蹈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集歌、舞、乐于一体

多在祭祀、节日、盛典时表演

可十几或上千人共舞

群众性和自发性强

舞蹈动作豪放粗犷

节奏热烈欢快

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舞蹈有规范的舞步和套路

主要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

舞步有踹脚跳、鹤步单腿跳、弹跳步等

伴奏有特定的民间自制乐器

即大三弦、大中小竹笛、小三弦等

构成了特殊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形式

在彝族村寨的草坪上、篝火旁

时常能看见男青年肩挎三弦、手持高笛

姑娘们穿上节日盛装

伴着欢快的音乐

人们踏歌击掌、响彻星空

狂歌劲舞常常伴随月出月落

直到斗转星移

作为极具艺术神韵与民族精神的民间舞蹈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

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瑰宝

是云南省享誉世界的民族文化品牌之一

对于增强民族团结、进行民族文化交流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也为舞蹈起源与发展的研究

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材料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

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