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红河州召开全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下简称“产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扩大)会暨现场推进会。州委组织部、州人社局、开远市、红河县、红河技师学院、红磷化工、齐星集团7家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起来看看这些单位和企业在产改工作中的举措和亮点吧!
州委组织部:全面推进产业工人人才培养,建立了红河州人才智库和专家库,同步组建红河州高质量发展人才智库。制定了《红河州“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出台了《红河州“红河奔腾”人才计划(试行)》,成立了红河州人才服务中心,建立红河州人才服务管理系统,打造红河州智慧化人才绿卡服务模式。
州人社局:开展手工陶器、斑锡工艺等项目的全国、全省技术能手选拔赛和全州技能大赛。今年以来,联合住建、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和县市组织举办了传统工匠、养老护理、工业机器人、紫陶等专项、综合性赛事6个,组织参与全国全省各类竞赛共189人,获得全省第二名3人,优胜奖36人,优秀组织奖1次,突出贡献奖1次。
开远市:开设《开远榜样》专栏,刊播开远榜样相关事迹报道50余篇,在广大产业工人队伍中唱响主旋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推进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建设,辖区内已建工会的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达到100%和85%以上。
红河县:加强电商企业培育孵化、运营推广、品牌培育等服务,开设电商培训班50场次3300多人次。全县累计入驻电商企业13家,孵化本土电商企业18家,使县域芒果、沃柑等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道”,近三年累计电商销售额达50.43亿元。
红河技师学院:聚焦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着力建设服务红河州新时代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六大基地”,为产业工人成长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聚焦打造“技能云南”“技能红河”行动,多举措多渠道扩大招收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切实扩大社会服务面,为技能强省、技能强州储备力量。
红磷化工:结合生产、技术管理实际,成立智汇云天、匠心工坊、磷肥制造、夏洁、杨青松、张超等5站13室,其中省级室站5个。每年开展“五小”项目300余项,在国内各类专业期刊发表技术论文30余篇,每年开展技术攻关不少于50项,2018年以来,以“室站”为基础,取得国家专利48项。
齐星集团:为职工免费提供工作餐、工作服,为职工建设福利房,建立职工服务驿站。每年定期组织员工体检,为家庭困难员工送温暖,为生病住院员工送关怀,为员工子女考上大学送鼓励,对直系亲属去世送慰问,每年发放慰问金达50余万元。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普瑞玉 文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亚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