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普洱市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记者从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普洱市宁洱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44个子项目之一,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普洱市宁洱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中心,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据史料记载,生活在宁洱境内的先民种茶、贡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随贡茶的历史,经千百年的实践而约定俗成。2008年6月,宁洱县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已成为现代普洱茶工艺研发的根基,其制作流程大体可分为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和蒸压成型,具有较强的民俗性、工艺的独特性及产品的丰富性和观赏性,为普洱茶品牌工艺的形成及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据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相关44个项目已先后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增强传承活力,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于2020年12月成立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将鼓励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依托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巩固代际传承;举办保护传承培训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研学基地,编写普及读本,开展相关巡展活动,提高青少年的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加强确认和管理、提升建档水平、开展学术研究、完善保护协作机制、维护实践场所、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等措施,实施协同保护行动。文化和旅游部和相关地方政府将积极支持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组织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做好该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实践。


普洱市非遗中心供图责编 童文文 刘榕杉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