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相关县(区)文化和旅游局初评、推荐和市文化旅游局评定、公示后,正式公布凤庆县3200红茶文化苑、沧源自治县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至此临沧市共有38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总量居全省各州(市)第三位。
创建A级旅游景区,既能规范提升景区建设质量,亦能提高景区的吸引力、竞争力,扩大景区所在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临沧市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突出项目带动优势,持续做优A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工作,统筹规划推动产业升级。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编制印发《临沧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12个专项规划,出台《临沧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坚定旅游发展信心,扩大旅游消费需求,聚焦“强基础、树品牌、兴业态”,坚持把打造、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作为推动临沧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全市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深挖旅游消费潜力,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通过在创新上想办法,在供给上下功夫,科学细分市场,精准需求分析,提供质量更好、服务更优、形象更佳的产品和服务,以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做大旅游消费增量,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旅游消费需求。
目前,临沧市全力打造绿美景区38个,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1个村被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市级乡村旅游品牌村,1个村被认定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8个,共建成运营高品质酒店1个、半山酒店13家,1家民宿被评选为国家丙级民宿。全市思旅游、谋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一起来看看临沧市的A级景区吧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临翔区博尚碗窑七彩陶瓷文化景区
临沧七彩陶瓷文化主题园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全村92户200余人世代做土陶产业,因最初生产的陶器以碗为主,因此得名“碗窑”土陶制作工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龙窑,至今仍有9条保留完整并在使用,在一个村庄有这样密集的制陶规模和龙窑分布,在全国都是非常的罕见,整个碗窑村就是一个很好的土陶文化的活态传习馆。
凤庆县滇红第一村景区
安石村,中国滇红第一村,这是一个茶香浸泡的村庄。安石村是古时茶马古道——顺宁道的必经之地,过往马帮运输茶叶及物资路过安石时,在此地用石头筑成防贼防盗的歇山铺,旧时称安石铺,故今为安石。1938年,冯绍裘先生为开辟凤庆茶叶品牌,到安石村新寨自然村烂地基采摘古树茶,并到当时新寨小组大地主杨和勋家试制成功第一桶红茶,故安石被誉为滇红茶诞生地。至今,用于试制第一桶红茶的古茶林尚存。除此之外,安石也被称为百年古茶园,因其现有古茶园2000亩,并都种植于民国时期。
滇红第一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级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2019年, 成立了“滇红第一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着力以安石村为核心,分别突出5个村主题,打造观光采摘体验园,串联形成一条观光体验健康旅游线路(安石滇红茶采制、茶园观光体验—水箐亲水观光体验—红塘蔬菜瓜果采摘体验—上寨生态鸡猪鱼肉烧烤体验—落星蜂蜜采制体验),2022年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沧源自治县班洪葫芦王地景区
班洪葫芦王地景区归属于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人民政府,景区于2020年开业,景区分为两大景点:一是班洪大寨红色旅游景点,主打红色旅游,景点主要为班洪抗英纪念馆和班洪抗英盟誓遗址碑;二是下班坝观象第一村景点,主打乡村旅游,景点主要为玻璃栈道、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感恩广场。
景区内佤族传统文化特色浓郁、红色旅游文化主题鲜明,主打“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风情习俗和红色文化的特色旅游景区。
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
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内的茶苑路1号,距离临沧高铁站1.5公里,背依1200亩的青龙山茶园,园区面积2200亩,园区内建有五星级休闲度假酒店、古茶园民宿别墅群、湿地高尔夫、温泉游泳池、国家文化交流中心、茶马博物馆、茶圣茶经陆羽广场、曼生十八壶、佤族民居、葫芦湖、青龙山神龙祠等,是云南省临沧市区内真正名副其实的唯一以茶文化休闲生态为主题公园兼具休闲康旅度假,茶文化体验和展示、民族民俗风情的旅游观光生态度假目的地。
沧源自治县葫芦小镇
有一个地方,白天,红色弧形屋顶特色民居与周边的山林、树木、河流、农田交相辉映。入夜,小镇灯火辉煌,房檐、沿河两岸、商铺里折射出五颜六色的灯光,吸引着不少散步的人群,三三两两,笑语连连,这就是沧源的葫芦小镇。
小镇内180栋红色弧形屋顶特色民居与文化墙、喷水葫芦、打歌广场、寨心砖、葫芦塔、佤王府等佤族特色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佤文化特色浓郁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风情习俗的特色旅游小镇。在葫芦小镇上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摸你黑狂欢节、新米节、佤族音乐节等,四方的朋友聚集在此享受狂欢的节日盛宴,碰撞出激情的民族火花。
双江自治县荣康达乌龙茶生态文化产业园
双江荣康达乌龙茶生态文化产业园景区是集茶叶种、养、加工、旅游休闲度假、茶文化精品酒店为一体的绿色茶庄园。境内有着目前世界上生长海拔高、密度大、分布广的1.2万亩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是中国茶树良种勐库大叶种茶的源生地。园区还有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2万多亩,是名副其实的生态茶乡,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等机构认定为“中国古茶文化之乡”“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世界古茶树原乡第一标志地”。
走进双江荣康达乌龙茶生态文化产业园,云雾袅娜、景色迷人,仿若世外桃源。游客可以踏上1.9公里长的柚木实木搭建的室外茶园栈道欣赏茶园美景,亲自体验、制作高山乌龙茶、参观茶叶制作的整个过程;在高端度假型酒店欣赏茶山、云海、霞光。
沧源自治县司岗里崖画景区
位于沧源自治县的勐来、勐省两乡镇的勐董河流域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崖画构图简练,古朴自然,粗犷奔放,全面地展现了一幅佤族先民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古朴、形象而生动,是佤族先民用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留下的印记,在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依然光鲜如初。
“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沧源的崖画会随日照时间、天气阴晴、干湿冷暖等因素不断地变幻色彩,极其神秘。千百年来,崖画成了佤族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誓言,每逢旱季或年节,佤族和当地居住的其他民族都要到岩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
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距沧源县城21公里,周围自然景观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翁丁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至今中国保留最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也是佤族历史变迁的活态博物馆,更是临沧人文风情旅游的必游景点。
3200红茶文化苑
3200红茶文化苑位于凤庆县京竹林村,背依双赢山、俯临砚池湖、隔湖相望文笔塔。景区以茶文化为主题,着重凸显凤庆独特红茶文化理念,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有机茶园基地+生产加工+体验研发+绿色有机产品+酒店+营销”多维一体的产业链作为该项目的核心。3200红茶文化苑共有六大功能片区,分别是入口接待区、茶山花海景观区、文化度假酒店区、山顶游乐观光区、生态有机茶园观光区、茶工坊体验区。在这里可以让游客直观体验到滇红茶传统制作工艺,也可以在此购买到凤庆滇红茶及相关凤庆特色农副产品。
永德知青文化园
永德知青文化园距离县城27公里,位于永德县勐底农场社区。知青文化园筹建于2021年5月,7月28日正式开园。园区主要包括:知青纪念墙、胡桂兵专家工作站、知青纪念馆、知青人家、知青水井、知青食堂、知青荔枝园7部分。2022年依附沪滇项目,计划投资396万元,着力新建知青主题墙绘,改建游客服务中心,新建观光车道、步道、观景台,绿化人居环境,在芒果、荔枝基地建设园内3米宽简约道路,打造农旅产业基地风情园,打造耕文化体验园,将其打造成为“红色资源”“知青文化”“产业发展”示范点,“绿色食品”“涵养身心”“健康生活”目的地。
镇康县小落水景区
小落水景区,是镇康县海拔最高的村落,气候凉爽,自然风景优美。在历史文化方面,当地保留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全村多为石板建筑,特色鲜明,在2014年被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小落水村也是平叛“国民党反共救国军”遗址,是镇康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镇康县南伞河畔公园
南伞河畔公园,位于镇康县新县城中心,地处黄金地段,公园以生态型、园林式及民族文化景观为主要特色,是融水景、绿地、人工湖、民族歌舞表演和民族体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
耿马自治县勐相湿地公园
耿马勐相湿地公园, 位于耿马县城,建有多彩花卉步道、音乐喷泉广场、泼水节广场等景点。公园本着动静分离的设计思路,以民族演绎广场为中心西侧文体区为动区,湿地公园为静区,两大片区完全分离且又能相互联系。
沧源自治县国门新村
永和国门新村景区,位于沧源自治县勐董镇永和口岸旁,与缅甸佤邦勐冒县绍帕区隔桥相望,距沧源县城14公里,共有特色民居64多栋,是佤族传统文化特色浓郁,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风情习俗的特色旅游村庄。
按照展示“国门形象、边关风情、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的规划理念设计,景区根据功能分区,分别设置居民安置区、游客服务中心区、商贸物流区。
沧源自治县永农秋景区
永农秋景区,位于沧源自治县勐省镇人民政府西南3公里处,占地面积650亩,共有特色民居86多栋,是佤族传统文化特色浓郁,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风情习俗的特色旅游小村庄。
村内民居为佤族干栏式民居建筑,村内设有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游览长廊、游泳池、泡温泉、水生养殖基地、热带水果园等现代旅游文化元素,形成了传统佤寨风格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的风情旅游盛地。
双江自治县城市生态湿地公园
双江自治县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双江自治县双江农场第六居民小组,景区占地1050亩,建有荷塘200亩,观莲木栈道300米,预计总投资7800万元,是融合荷花种植、文化休闲、乡村旅游、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完善,景区内花开四季、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游客置身其中不仅可以欣赏以荷花为主题的生态植物景观,还可以体验垂钓、划船、农耕、露营等休闲项目,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旅休闲娱乐度假场所。
双江自治县秀美茶园
秀美茶园,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华侨农场,景区内有秀美茶园独腊山水库、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保留着建厂之初便引进的制茶设施设备的老茶厂。2017年,景区被省农业厅授予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秀美茶园”称号。
南美拉祜生态旅游度假区
南美拉祜族乡距临沧城区48公里,是一个以拉祜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乡,属云南省为数不多的拉祜群众聚集区和民族“直过区”之一,南美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有拉祜木掌楼、千亩古茶林、挂蜂崖瀑布、拉祜搭桥节文化园、白石岩、 “石佛”、草山等景点。
秘境谷森林小镇
秘境谷森林小镇,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中山大银圃村,距城区约6.8公里。小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内设有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拓展训练、森林探险、儿童游乐、高空秋千、水上滑道、彩虹滑道、网红桥、小木屋、星空酒店、水上餐厅、水上烤吧、茶室等,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玉龙湖旅游景区
玉龙湖旅游景区,位于临翔区西河北路,是整个临沧城南汀河、西河两岸的生态绿洲,是城市的核心景观,公园体现了自然与人工设计的完美结合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茶文化。公园四季皆美,水天一色,各种鸟类繁衍生息,主要景点有玉龙湖,风雨廊桥、汉白玉桥、索水桥、白鹭岛、玉龙湖凉亭等,集秀丽、静谧、悠然等美学特征融为一体,是市民游客清早晨练、黄昏散步和夜晚观湖赏月的最佳去处。
鲁史古镇旅游景区
鲁史古镇旅游景区,鲁史古镇居于明清以前国内与东南亚国家商贸往来的丝绸古道上,清末民国时期为茶马古道的一个中间驿站,至今已有422年历史。由于地理位置的险要,南有澜沧江之阻,北有黑惠江之隔,东南北三面环水,天然屏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是内地通往边境的一处关津要塞,又是古代顺宁府的北大门。
戎氏永德茶文化庄园
戎氏永德茶文化庄园,于2019年11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距永德县城德党4.8公里,占地面积125亩。整个庄园规划按“三馆两区一平台”理念建设,兼具茶文化体验、茶叶品鉴、手工制茶体验、餐饮住宿、小型会议、旅游团队接待等功能,庄园内可感受到永德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茶艺茶道及民俗风情。周边有博物馆、文化广场、棠梨山森林公园、鸣凤山古茶园、勐汞观音洞等景区(点)。
孟定芒团景区
孟定芒团景区,芒团自然村是耿马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的一个村民小组,位于孟定镇东面,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傣、汉、佤杂居的村庄。芒团小组因盛产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得以闻名,有“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之美誉。2014年被国家民委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同时“芒团纸文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景亢傣族风情村
景亢傣族风情村,位于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南部。这里居住着傣、佤、拉祜、布朗等少数民族,是掩映在参天古树中的民族村寨,与周围的山峦、河流、竹林、稻田、鱼塘巧妙融合、浑然为一,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是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云县头道水酒谷景区
云县头道水酒谷景区,位于头道水酒谷小镇,是临沧市2014年度10个避暑避寒恒春小镇创建村之一。酒谷庄园地处风景幽静的山谷,古木参天,清泉潺潺,翠竹掩映,风景十分别致,可谓是自然天成的人间仙境。景区建设了碾子房、石磨坊、中国酒文化历史故事石雕墙、酒谷窖藏、网红桥游乐场、农耕文化集锦油榨坊、木匠坊、懒碓坊等旅游基础设施,可满足老、中、青、少、儿童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消费结构人员的旅游休闲需求。
刺树丫口景区
刺树丫口景区,距离镇康县城南伞15公里,是一个一处观两国的村庄。这里是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边关,可以听家国故事、唱跨国民歌、赏跨国边城、访跨境民族、尝农家美味、走巡边栈道、看哨兵石林。
班幸大湾塘景区
班幸大湾塘景区,位于耿马自治县孟定镇西面,距孟定镇18公里,距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清水河口岸9公里,处于现修临清线高速公路一侧。景区有棵占地5.6亩,树高35米的古榕树,约有400多年的树龄,现共有416多个根立于地面,树幅面积5600平方米,周边植物茂盛,雨林气韵丰厚,环境清幽。此树也是至今东南亚最大,造型最完美的榕树,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
来冷红景区
来冷红景区,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勐镇大荒田村来冷民族寨自然村。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来冷民族寨扩大水果种植规模,新增200亩柑橘、100亩晚熟芒果、坚果530亩,集中打造以观光采摘、特色餐饮、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休闲观光采摘示范基地,把来冷民族寨片区打造为双江县城“后花园”。
公弄布朗古茶园景区
公弄布朗古茶园景区,傣语意为大山上的寨子,布朗语意为敲大鼓的寨子,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这里气温宜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云南四季如春气候的典型代表地区,因地处大雪山周边,植被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是茶旅康养的优质选择地。公弄大寨辖区山体多样、水源充足、气候凉爽、植被浓密,景区千年古树成林,环境优美,历史内涵丰富,具复合型旅游开发条件和资源禀赋。公弄大寨自然村是勐库大叶种茶的发祥地,现有茶园面积4200亩,古茶园有3000余亩。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城郊25公里处,系临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域,主峰海拔2583米,年平均气温17.2℃,其风光在历史上曾为临沧十佳景点之一,传说因酷似五位仙人座以论道而得名。主要景点有五老飞瀑、情人谷、鹿恋湖、金竹林大叠水、五峰亭等,集雄、险、奇、秀、幽诸多美学特征为一体,是大自然赋予的极佳旅游地。
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园
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园,位于临翔主城区西南郊,地处飞龙峰下斑凤山麓,面积523亩,临沧城西环路穿过公园。园区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建有“斑凤书院”,主要有月牙茗泉、月牙栈道、飞龙瀑、读景长廊、野鸭塘、斑凤亭、四方地、岩峰翠隐、晓光祥瑞、坚果园等历史及地方人文景观,以及11座以传统园林匾额、对联装点的亭阁。
云县澜沧江百里长湖景区
云县澜沧江百里长湖景区,是云县独天得厚的集人文、自然综合景区,是滇西南旅游片区的重要景区之一。澜沧江百里长湖旅游区目前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水域风光旅游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温泉理疗旅游产品、民俗节庆旅游产品、特色商品购物旅游产品。
古墨传统村落景区
古墨传统村落景区,位于诗礼乡政府西北方,距乡政府驻地8.7公里,境内山峦雄伟、河流灵秀、古木参天,四季分明,以石条为基、垒石为墙、石板铺院、青石板为顶的古磨坊群、碾子房、榨油房、造纸房风格独特,逶迤婉转的石头路、简洁精致的石板桥、错落有致的石头房、清澈见底的情人河,郁郁葱葱的核桃林构成了一幅水碧山青、逐水而立、充满生机的生活画面。
石洞寺景区
石洞寺景区,位于凤庆县城东南30公里的洛党镇箐头村境内,建于清乾隆后期(1794年前后)。寺内建有大殿、厢房、莲花池、石拱桥、双阁、财神殿、灵官殿,另有茶花一株,树围1.82米,高12米,定名蒲门茶,与寺齐名并存。寺前双阁建于清道光咸丰(约1848—1853年)年间,分别立于两巨石之上,其间以石桥相通,又称雌雄飞双阁。很多名人到此观光都曾留下不少诗句,如:“石阶有尘清风扫,洞府无锁白云封”。石洞寺集宗教、旅游为一体,它景色优美,风光自然,是“顺宁十景”之一,是人们所向往的游览胜地,也是凤庆县重要旅游景点。
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庄园
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庄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采用顺应自然的茶叶种植与管护方式,加上专业的制茶技术、严谨的拼配工艺,坚持“自然出好茶”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茶产品。庄园茶香悠远,放眼望去,15000亩茶园正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锦绣茶尊景区
锦绣茶尊景区,位于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自然村,这里生长着树龄3200多年的古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的古茶树,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栽培型大茶树。“锦秀茶尊”历经风霜雨雪,依然枝繁叶茂,苍劲蓊郁,蔚为奇观;茶尊片区环境幽静,清新凉爽,是游客回归大自然,消夏避暑,享受天籁神韵的好去处。
永德县滇缅铁路遗址园景区
滇缅铁路遗址园景区,位于临沧市最长河流南汀河中下游河谷,在振清与施孟两线交汇处。景区内现存2个古桥墩,桥墩由五面石堆砌而成,圆周12米,最高5米,大桥设计总跨度120米,是1941—1945年那段悲壮历史的见证。景区内有历史展览馆、纪念碑、雕塑群、铁轨、火车遗址、文化景观长廊等景点,再现了当年为抗战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历史场景。
耿马孟定洞景佛寺景区
耿马孟定洞景佛寺景区,位于耿马自治县孟定镇洞景寨旁的山冈丛林中,距离孟定镇约9公里。
来源 恒春临沧责编 杨奥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