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一生足迹遍及无数山川。在大理的8个月中,他游览了大理10个县(市)和众多名胜景点,留下了约10万字的游大理日记。即日起,大理文旅推出专题报道,带你跟随徐霞客的脚步,享受美好风景,开启全新旅程。
(和太宝 摄)
明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十三日,徐霞客到达剑川,在剑川停留四天(十四日至十七日),主要游览了剑川古城、金华山、满贤林、沙溪、海门桥、宝相寺等地,写下约7000多字的日记,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剑川的风土人情。
剑川,隐于山水,风光秀丽,臻藏一方诗意时光。循着徐霞客的步伐,走进这片美丽厚重的土地,去邂逅静美的山水、寻找岁月的痕迹。
(苏金泉 摄)
剑川古城
感受古韵悠长
剑川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走进古城,除了20世纪50年代初被拆除的城墙、门楼和衙署外,护城隍壕、壕桥、棋盘式建设格局和街巷道路的布局、走向、尺度等依旧尚存,四处流水潺潺,古韵悠悠,如一块璞玉静存于时光洪流中。
(徐俊 摄)
清晨漫步古城,温暖的阳光洒下,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讲着带有浓浓乡音的白族话,没有嘈杂的汽笛声,古城多了一份静谧与古朴,更加清爽迷人。粗糙的青石板上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可以想象古时马帮从这里经过时扬起的清脆铜铃声。
(徐俊 摄)
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剑川木雕、白族布扎、黑陶等非遗产品熠熠生辉。剑川素有“木雕之乡”的美誉,千百年来,剑川匠人在一锤一斧、一敲一凿间,缔造了精湛的木雕工艺,使得木雕美观大方、高雅别致、坚硬柔韧,充分展示了白族人民高度的艺术水平和文化涵养,成为我国独树一帜的民族工艺产业。
布扎刺绣饰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布扎工艺历史悠久。白族布扎以剑川一带最具代表性,制作的布扎既有刺绣的风格,又有布扎的味道,形成独具特色的白族布扎艺术。按剑川当地白族习俗,每逢五月端午,儿童都会在胸前挂一串布扎,以祈求平安,表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位于古城中的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是去古城必打卡的点。其是国家方志馆在全国设立的第六个国家分馆,也是西南地区首家国家级方志馆分馆,同时又是第一个具有国际属性的国家方志馆。走在馆内的丝路文化长廊上,可以纵观先秦汉晋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以及新时代的一带一路等整个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发展时期;穿梭在各个展馆间,可以追寻古人曾走过的路,感受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峥嵘岁月和风物神韵……
满贤林
邂逅千狮奇观
满贤林又称千狮山,原名“蟒歇岭”又名“买闲林”,取“买取深林半日闲,万户烦恼随云去”之意。山上山岩嵯峨、松林苍翠。峭壁上,历代名人的题字高镌于上,道劲雄浑、气势非凡。徐霞客因“爱其幽静,为息阁中作记半日”,在此流连忘返。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开拓进取,剑川石工为后辈留下了丰富的石雕文化艺术宝库,最终,打造出了以满贤林群狮石雕为代表的千狮山“世界双绝”。
千狮山陈列收集了众多老石狮,山上依山傍岩雕刻了从东汉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九个朝代的白族民间狮纹石狮,自古就有“狮吼贤林”的美誉。
现已雕刻和收藏形态各异的石狮3268只。这些狮子因石而成,栩栩如生。高崖顶上的雄狮雄赳赳、奋鬃嘶吼,路边坡石上的狮群有的俯身饮水、有的喜洋洋地投球滚珠、有的紧贴母狮、有的背驼童子,更有狮群昂首眺望、守卫疆界,抑或表现雄狮教授幼狮如何捕捉猎物……
沙溪古镇
且把时间遗忘
沙溪古镇地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怒江黄金旅游圈核心区,是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2001年,沙溪(寺登)区域入选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被誉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这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文化璀璨,有石钟山石窟、兴教寺、茶马古道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的石宝山歌会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
在众多古镇中,沙溪古镇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仿佛早已被时光遗忘,一切都宛如最初的模样。幽静的环境与热闹的烟火气,在这里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漫步沙溪,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街道因为两旁流淌的山泉而显得更加灵动。
古镇里的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用小众且独特的设计将岁月留下的印记都融进了书香里。走进它,仿佛置身书海“遨游”,不拥挤不吵闹,悠悠午后,翰墨书香,人文和乡土在此萦绕。
在沙溪古镇,还可以走过马蹄声哒哒回响的玉津桥、昔日繁华似锦的古戏台,挑一件喜欢的手工制品,看朝阳升起、夕阳西下……穿越人山人海,停留在沙溪吧,“做一次茶马古道的过客”,喂马劈柴、烟火人间,把一切时间遗忘。
金华山
探秘摩崖石刻
金华山坐落在剑川县城西南,是老君山脉下的一个支峰,山形如“金”字,日出山顶时一片金光,故以“金华”为名。《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所记金华山各个景点特别详尽,例如石刻天王像、金华山石塔、玉皇阁及蟒歇林等。
金华山摩崖石刻,俗称“石将军”。崖壁上浮雕毗沙门天王及两侍者,通高5.23米,宽4.8米。天王体态呈直立状,执三叉神戟,托窣堵波式塔;裳群翻动,飘带飞扬,具盖世之雄力,是大理地区最大的造像之一。摩崖石刻的雕刻年代为宋大理国时期,造型风格与石钟山石刻相同。
置身于剑川
穿越历史烟云
倾听光阴里的故事
让自己也成为故事里的人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整理
来源 云南发布 大理文旅 大理广播电视台 大理州人民政府网等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州人民政府网 云南发布 大理广播电视台 剑川千狮山(满贤林)景区 图
责编 杨金敏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