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云南 | 文化云南之博物馆馆藏

编者按:彩云之南,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绚丽的民族文化;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美食如云;这里多姿多彩,这里蔚然大观。文旅头条新闻网推出“大观云南”系列策划专题,综合呈现云南美景、民俗节庆、非遗项目、艺术馆藏等文旅资源,立体展现云南之美,将七彩云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娓娓道来,带您领略“七彩云南世界花园”之魅力,感受“诗的远方梦的故乡”之向往。

本期带大家一起

大观云南博物馆的精彩馆藏

昆明市博物馆·地藏寺经幢

走进昆明市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大厅里,迎面立着地藏寺经幢。 地藏寺经幢因建于地藏寺而得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幢由五段红砂石雕刻而成,高6.5米,幢体呈七层八面的宝塔形,层级间有界檐。


古幢底下的圆鼓形建筑是基座,基座上雕刻了八条栩栩如生的龙。从基座往上数,古幢共有7层,造像一共有300座之多。在全国经幢中,地藏寺经幢的造像、文字之多均名列前茅,其造像之精美也无出其右者。因此,中外专家赞誉其 “刀痕遒劲,备极精巧”“滇中艺术极品”“中国绝无仅有之杰作”。


如今,地藏寺经幢被昆明市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立在该馆正面宽阔明亮的大厅中,前来参观的人们能够清晰地看见古幢上精致的图案、雕刻。

李家山青铜博物馆·三骑士铜鼓

三骑士铜鼓出土于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51号墓,是古滇国时期用于祭祀的重要礼器,专家将其年代测定为西汉时期,现为李家山青铜博物馆收藏的镇馆之宝。


三骑士铜鼓反映古滇国时期的战争状况,以极其写实的方式在盖子上刻画了三座骑俑及一头牛,骑俑高不过16 厘米,却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古滇国战马的体态,战马身上从头到尾的各种配饰,骑士的头盔、耳环、服装,连骑士的神态都是活灵活现,将动态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个“动态”也反映了古滇国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以三骑士铜鼓为代表的青铜器大多采用写实的风格,清晰再现了古滇国的风土风貌。它们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更是记录了古滇国青铜文化的“史诗”。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可以通过青铜器,一窥古滇国文化。

大理州博物馆·鎏金大日如来铜坐像

宋代万字背光鎏金大日如来铜坐像出土于大理弘圣寺塔,通高10.9厘米,底座直径6.14厘米,铜鎏金工艺。造像形象独特、比例协调、线条流畅、铸造工艺精湛,是大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尊大日如来像微微低首,肉髻低缓,水波式束发,发际分明。面相清秀,脸型丰润而饱满,眉如弯月,眉间有白毫。双目微闭,双耳贴面,神态安详而宁静。两肩宽厚,身躯健壮而厚实。身着通肩式大衣,衣纹起伏褶皱极富质感,显得飘逸流畅。结跏趺坐,坐于两层莲瓣的圆形履莲台上,双手结智拳印,身后有“万”字背光。身下莲台莲瓣宽厚肥硕,莲台内空,腔内楷书两行字,字较小,无可辨认,部分鎏金脱落。

楚雄州博物馆·战国万家坝型铜鼓

楚雄州博物馆有一件馆藏精品——战国万家坝型铜鼓,经鉴定距今约有2700年历史。铜鼓为青铜制造,高34cm、面径26 cm、胴径39 cm、腰径30 cm、足径44 cm,圆形鼓面,胴部突出,足部外撇;鼓面有芒纹,鼓身有两道合范线,腰部有两个对称桥形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铜鼓。


万家坝位于楚雄城南约3公里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遗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75年,文物工作者在这里组织了一次发掘,发掘墓葬79座,出土青铜器1000多件。出土的青铜器中,最为珍贵的是5件铜鼓,鼓身仅有简单纹布,显示了铜鼓产生的初期阶段所具有的原始性。

楚雄州的牟定、禄丰等地区,也都出土过万家坝型的铜鼓。据考古资料证明,铜鼓源于作为炊具的铜釜,随着社会的发展,铜鼓的功能也在变化,既是歌舞伴奏的乐器,也是祭祀和庆典活动的礼器,还被奴隶主用作召集部落的重器,所谓“击鼓山林,群蛮毕集”。随后逐渐演化成为显示奴隶主贵族财富和权威的礼器。

昭通市博物馆·骑鹿俑

骑鹿俑,通长20.5厘米、高10.5厘米,年代为东汉, 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白泥井梁堆出土,1984年被昭通地区文物管理所征集,现收藏于昭通市博物馆,为博物馆珍贵文物之一。



骑鹿俑造型生动,座系人、鹿分铸后焊接而成,鹿身中空,通体表饰剔刺梅花纹,鹿头上一对长耳和枝状犄角,呈昂首翘尾状;一人骑在鹿背上,头顶有榫口,似有插件。人俑铸实、裸身、前额凸出、粗眉巨眼、阔嘴、大耳;表情端庄;右手屈肘托于膝盖,手掌平展作招示状。左手折弓撑于腰部,左腿曲弯内向坐于鹿背,整体自然,形态逼真。鹿通“禄”在古代有吉祥之意。在更深的层次上鹿被神圣化,被视为“太平之符”的祥瑞,亦是可通天地的使者,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个旧市博物馆·孔雀灯

走进个旧市博物馆,一盏孔雀灯格外引人注目。这盏灯高33厘米,长45厘米,因外形像一只昂首回望的孔雀而得名。这盏灯轮廓清晰,栩栩如生,于2010年3月出土于个旧市卡房镇黑马井16号墓。



经考古专家鉴定,这盏灯属于汉代青铜制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灯的制作材料、纹饰、做工等细节,都能够看出2000多年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盏灯的最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早期具有环保功能的灯。孔雀灯的背部有一圆孔,用于放置灯盘,颈部内空,由两节套管相连,可以上下升降,调节灯光。腹腔内盛有适量的水,嘴衔喇叭形灯罩,正好罩在灯盘上方。烛炬点燃后,冒出的油烟自然进入灯罩,通过颈部进入腹部,腹腔内盛有适量的水,烟灰被凝结容纳于水中,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洁。

文山广南县民族博物馆·汉代嵌宝石龙虎纹金腰扣

文山广南县民族博物馆中有一件金光灿灿的文物——汉代嵌宝石龙虎纹金腰扣,是2011年在牡宜遗址发掘时出土,方形,长11.5 cm、宽7cm,模压龙虎纹,是国家一级文物。金腰扣在中国南方地区目前为止仅发现两件。


金腰扣,即金带扣,是古人腰间的装饰物,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龙代表皇权,虎代表王权。该文物应为西汉王权赐予地方诸侯象征身份的信物。有学者认为,金腰扣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人吸收草原文化艺术风格所设计创作,它具有非常强的装饰性、艺术性和象征性。到西汉时期,受到西汉王侯贵族的青睐,被当作贵重物品来随葬。


(当时的考古现场)

广南县是古句町国的发祥地,龙虎结合的金腰扣及相关主要文物在广南相继出土,是句町历史文明的见证,无声地解开了困惑专家学者多年的句町古国之谜。

策划/统筹 童文文

文 刘娅娟、罗曼玉、李银娟、李亚、缪欢、何雨珍

图 孟志刚、昆明市博物馆网站、大理州博物馆、楚雄州博物馆、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个旧市博物馆、昭通市博物馆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