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红河做生活家丨沿着米轨,探寻滇越铁路的百年记忆

编者按:4月17日,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去红河做生活家”红河州文旅形象宣传片上线新闻发布会暨2023红河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红河州发布了10条精品旅游线路。这10条线路充分挖掘了红河的民族文化、自然美景、人文历史等资源,并融入了新产品、新业态,串联起红河每一个值得打卡的地方,带领大家走进红河,做“生活家”,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10条线路,与大家一起领略红河的美。

线路四:百年米轨·滇越时光3日游

线路串联:建水古城小火车—双龙桥—乡会桥车站—团山民居—坝心火车站—龙井站—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石屏古城—郑营古村—开远凤凰生态园—蒙自—碧色寨—屏边—人字桥—河口

滇越铁路是红河流域另一条人文的遗梦,小火车缓缓驶过的画面,回响在山间的火车汽笛声,是许多云南人心头难以忘却的乡愁……滇越铁路红河段,铁路由北向南穿越红河,途经开远、蒙自、屏边,最后由河口出境,这319公里的铁路,书写了不朽的传奇与历史,成就了滇越铁路的神话。今天,一起沿着滇越铁路,探寻百年米轨留下的不朽记忆。

第一天 乘上小火车御风而行 山海间寻找千年文化印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百年前个碧石铁路,还是寸轨,它以民族独立自主的典范、自强自立的精神,尤其显得璀璨夺目。之后,寸轨改为了米轨,继续前行。今天,身披黄衣的“建水古城”号小火车,从临安站出发,木质的车厢,古典的壁灯,飘逸的白纱窗,复古的电风扇,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时光,梦回百年前。小火车沿途经过双龙桥、乡会桥,到达团山古村,从传统的石拱桥到中西合璧的车站,最后归于明清建筑群里。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村里的老树依旧苍翠,青石板路被磨得更加光滑。



从石屏发出的“状元号”身披红衣,在团山与“古城”号相遇,黄红交错之时,也是两座古城的隔空“会面”,两地的文化交流之间,传承着“文献名邦”的滇南大地的美名。从古城发出的石屏小火车,一路或依山而行,或穿过田野阡陌、浪漫山花。

在石屏古城与“状元”袁嘉谷来一场亲密接触,去郑营古村探寻军屯文化的生动遗存,看看异龙湖的“三岛九曲七十二湾”,掬一捧龙井龙潭的水洗去夏日的燥热,到坝心停下,砂锅鱼和烧豆腐的香味早已飘散在空气中,等你前来品尝。


第二天 火车拉来了繁华 见证开远与碧色寨的沧桑变化

经开远的滇越铁路,北起小龙潭灯笼山,南至羊街与蒙自草坝接壤处。这里一座座饱含异域风情的法式建筑,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百年沧桑与兴衰。走过仁者三孔桥、木花果大花桥,能感受到百年大桥的呼吸与律动,抬头便是高耸入云的高山,苍翠的峰顶直插云霄。往桥下一看,是深深的河谷,隆隆的激流飞溅开来,与嶙峋的石头撞出一片雪白。


凤凰山、凤凰湖、凤凰湿地共同构成了美丽的凤凰生态公园,坐在开远轨道交通列车上,你可以饱览凤凰生态公园的美,山水映衬间,“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画卷徐徐展开。

顺着铁路来到蒙自,不得不提的便是碧色寨。当时浪漫热情的法国人在这里建起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西餐厅,从法国移植了纯种的酿酒紫葡萄,酿造出醇香宜人的美酒。于是,世界各国的商人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开洋行、酒楼、百货公司、邮政局等。渐渐地,蒙自在当时成为了云南享有盛誉的繁华地区,有着“小巴黎”之美誉。来到碧色寨,去安南咖啡馆尝尝岁月的味道,去看看南来北往的小火车,吃一碗传承百年的过桥米线……入夜,在“梵间”住下,用身心一起感受这里的百年岁月。


第三天 领略世界工程奇迹的壮美 感受别样的异域风情

继续向南,位于屏边县五家寨的人字桥,飞跃在山势险峻、河流湍急、谷深100多米的绝壁之上。河流劈开的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壁立千仞,人字桥就像是一个钢铁巨人,伸开双腿,横跨于绝壁之上,展示着凌空跨越的雄姿。站在桥上,两端连着凿于绝壁上的隧道,山风鼓鼓穿过,桥下泉水叮咚,绝壁上老树葱郁,美得震撼人心。远方的山风吹来,与声声汽笛相和,仿佛是一场跨越百年的深情对话。


过了屏边,便到了河口,这里是滇越铁路云南段的最后一站,沿着中越铁路大桥往北,对面就是一个陌生的国度。河口站的站台历经沧桑,珍藏着时光的印记,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站台,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去河口口岸看看泾渭分明、一水两色的自然奇观,清澈的南溪河与混浊的红河交汇,一清一浊,一蓝一红。去异域风情街,体验“两国一城”的独特风光。



百年滇越铁路在红河大地留下了壮美的诗篇,也留下无数的传说。红瓦黄墙的法式建筑依稀可见,岁月斑驳的铁轨仍在使用,时代是一列呼啸而过的火车,下一站,永远是我们未曾知晓的世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

红河文旅 孔祥敏 图

编辑 李娇蓉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