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启动仪式在元谋猿人遗址发掘现场举行。时隔23年,元谋猿人遗址再次重启考古发掘工作,对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激扬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作用。
元谋猿人遗址位于距楚雄州元谋县老城乡大那乌村约200米的小山丘上,自1965年发现元谋猿人门齿化石以来,至今在元谋猿人遗址保护范围内共开展了调查3次、正式发掘4次,共发现元谋猿人门齿化石2枚、胫骨化石残段1件、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22件、尖状骨器1件、 有人工修理痕迹的骨片数件, 以及炭屑等人类化石和遗物。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经研究共有6目29属约40个种。
据悉,此次考古发掘面积为200平方米,目前,联合考古队已明确2023年度发掘元谋猿人遗址的4个发掘区域。在7月炎热的天气下,走进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戴着安全帽,正在进行勘探、过筛、分拣等精细化发掘工作。
据了解,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将持续至2027年底。期间,中国科学院双古所、青藏所、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团队,将聚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环境考古学等多领域,持续开展元谋猿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元谋猿人遗址的发掘和开发既可以满足现代人探究人类起源的需要,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开发与发展并举 ” 的核心理念。接下来,元谋县将通过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元谋猿人遗址的潜在价值,推出富有特色的古人类文化产品,打造楚雄乃至云南的特色文化品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文
张昆 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