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8月15日,“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楚雄专场发布会在昆明召开。
党的二十大以来,楚雄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践行“三法三化”,“四向发力”推进作风效能革命,创新推进专班制、大比拼、攻坚年、季度观摩和现场调度等机制,持续谋划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着力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楚雄实践迈出新步伐。
记者在会上获悉,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楚雄州委、州政府以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打造特色文旅康养示范区、启动全国首个彝绣数字化产业园为主要抓手,促进文旅消费回暖带动消费升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助力楚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聚力扩大内需、挖掘潜力,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坚持生产与生活、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新型、城市与农村“四个融合”促消费,持续开展消费扩容提质行动,以促进文旅消费回暖带动消费升级,成功举办赛装节、彝绣文化节、中国•楚雄2023年彝族火把节等系列活动,火把节期间共接待游客155.03万人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
聚力大抓产业、培强动能,产业强州建设驶入新赛道
打造特色文旅康养示范区。探索“文农旅融合+康养”模式,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侏罗纪文旅产业园、远达温泉康养城等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启动,楚雄彝绣创成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再登上海时装周;华派医药化学药研发中心投入使用,神威药业云南省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乡村客运+快递物流”的客货邮服务新模式广泛推广。上半年,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0.6%,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21.6%,现代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增长8.7%。
聚力产业发展、富民振兴,非遗文化传播呈现新面貌
全国首个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非遗传承发展、产品展示和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彝绣数字化产业园的启动运行,是楚雄彝绣做好“土特产”文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楚雄州发挥楚雄彝族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优势,深挖彝绣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坚持变资源为经济、建园区促发展、以开放拓市场,推动楚雄彝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村绣娘增收渠道,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转变,彝绣产业成为助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和东西部文化协作的楚雄样本。
一是在自信自强中夯实楚雄彝绣发展根基。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出台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37条措施和加快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1+N”政策体系。制定全国首个以“楚雄彝绣”为代表的手工刺绣标准,统一定价标准、刺绣工艺、追溯体系,维护绣娘权益。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楚雄彝绣”区域公用品牌,保护楚雄彝绣知识产权。8月8日,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的启动运行,为全州彝绣企业和广大绣娘搭建了更高层次、更广区域、更多渠道的彝绣产品展示销售平台,为全国民族刺绣产品研发生产、集中展示、线上线下交易创建了一个示范平台。楚雄州委宣传部与新华社合作启动全国首个手工业发展指数“新华·彝绣产业发展指数”的编制,构建了楚雄彝绣产业数据收集、分析、解释、传播体系,让千年非遗书写“指尖新的传奇”,谱写和美共生新篇章。
二是在共建共享中推动楚雄彝绣发展振兴。一针一线绣出亿元产业。组建由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彝绣产业工作专班,建立以彝绣产业发展为主营业务的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公司、彝绣产业联合会,成立全国首个彝绣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一批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彝绣发展基金,募集首批捐赠资金230万元。命名首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彝绣工作站13个,依托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成彝绣车间56个、绣坊136个,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非遗传承发展的楚雄样本。创意研发推出“遇见楚雄”“绿羽仙踪”“福来云往”三大系列彝绣文创产品。成功创建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了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的“彝绣园”,推出了体验彝绣传承精品线路的“彝绣游”,率先在全国创新推出银行专属贷款“彝绣贷”、降低彝绣企业物流成本的“彝绣邮”,截至今年二季度全州金融机构向彝绣产业链上主体放贷1.68亿元,物流成本降低近40%,培育彝绣经营户538户,其中规上企业12家。逐步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据统计,5.7万名绣娘人均年收入达3180元,2022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2.45亿元,今年一季度,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4780万元,带动1200多名残疾人绣娘就近就业。
三是在出新出彩中讲好楚雄彝绣发展故事。探索“文化+媒体”“非遗+传播”模式,深化沪滇、闽滇文化交流合作,组织彝绣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各类展会和“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高端论坛,成功举办上海时装周“楚雄彝绣发布会”,筹办“美美与共·楚雄彝绣米兰发布会”和楚雄彝绣深圳、香港发布会。山海携手,两地同行,与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实现“楚雄彝绣”和“妈祖文化”两大非遗成功牵手,在全球上万个妈祖文创产品店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联名款产品,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发展的新路子。与“中国鞋都”莆田鞋企业合作开发“楚雄彝绣—莆田鞋”联名款文创产品,又一次实现了楚雄彝绣与国际国内市场的成功握手。大力宣传推介楚雄彝绣,组织举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楚雄彝绣秀出美好生活”专场新闻发布会等宣推活动,在主流媒体刊播稿件1.2万余篇(条),受到《人民日报》、央视《经济半小时》《求是》《瞭望》等权威媒体点赞关注,媒体曝光量超3.3亿。
如今的楚雄,正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下一步,楚雄也将坚持发展大力文旅产业,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品质,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楚雄篇章!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吴珂 文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