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万亩沃野,那黄澄澄的稻穗一浪接着一浪;闻!清风拂过,稻谷散发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听!农民抢收,稻田里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金秋时节,楚雄大地一派丰收景象,在刚刚过去的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广大群众、游客“深一度”感受了新时代楚雄市的乡村振兴发展及乡村文化传承创新。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办好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特殊。秉承“庆丰收促和美”主题,今年丰收节,楚雄市继续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采取1+N(紫溪彝村主会场+15个乡镇分会场)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庆祝活动,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激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力量。
借着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之际,全国媒体走进楚雄市,通过“威楚大地看丰收”主题采访活动,感受了火火楚雄的乡村振兴“好势头”。
粮满仓,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楚雄市共有高标准农田25.66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20.1万亩,优质高原粳稻常年种植面积14.5万亩,拥有优质高原粳稻自主知识产权品种38个。近年来,楚雄市还以龙川江流域及元双公路沿线为核心,发展壮大以高原粳稻为主导的粮油产业,建设高原粳稻种子繁育基地、研发中心、优质米生产加工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物流交易平台、农文旅观光项目,建立了“育、繁、推、加、销、贸”全产业链,致力打造省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原粳稻产业园区。
乡村要振兴,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当前楚雄市大抓产业发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改革开放,大抓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由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绿色铜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旅游文化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等构成的“2+5+2”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步入高质化、现代化、产业化快车道。特别是楚雄核桃产业势头强劲、潜力无限,具有较高的市场声誉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云南省核桃主产地之一。
建设农业强国,要擦亮生态底色,守护生态底盘,因地制宜“点绿成金”。楚雄市辖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5个乡镇,境内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空间广阔,综合成本低,享有“中国冬早蔬菜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全国100个经济林(核桃)产业示范县(市)”的美誉,是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优势地区之一。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11亿元,荣登云南省“县域经济10强县”榜首。
此外,近年来,楚雄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调优种养结构,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培育拓展农业品牌,实施“强中心”“强工业”“强三农”“强高新”“强生态”“强民生”六大行动,齐心聚力打造携手共赢的希望楚雄、大干快上的崛起楚雄、开放包容的活力楚雄、安居乐业的幸福楚雄。“硅、麻、药、蛋、铜”5大新兴产业强势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楚雄市,正呈现一幅“乡村振兴、村庄绿美、人民幸福”的绚丽画卷。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文旅头条 楚雄市委宣传部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