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
入选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节目名单
临沧市5个节目榜上有名
近年来,临沧市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为选拔出优秀的节目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2023年初,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前组建节目编导团队,分别对佤族、傣族、彝族、布朗族等民间传统歌舞乐有重点的挖掘、整理、编导。8月,临沧市召开了2023年歌舞乐展演筹备会,邀请专家对展演作品加工创作方向进行了研讨和点评分析,经反复研究并结合实际,最终,从全市征集的14个节目中选拔出6个节目代表临沧市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复赛展演。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临沧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作类声乐作品《兵嘎买(想你)》、沧源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传统类声乐作品《佤山摇篮曲》、耿马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传统类器乐作品《拟声菠萝鼓》、云县文化和旅游局传统类器乐作品《云州大芦笙》、双江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传统类舞蹈作品《濮韵·克广(布朗族蜂桶鼓舞)》从全省参赛的87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入选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节目名单。
目前,临沧市正在对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的节目进行修改打磨,力争在全省展演中再创佳绩。
入选的民间歌舞乐节目
有什么艺术魅力
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
创作类声乐节目
临沧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送
创作类声乐合唱节目《兵嘎买——想你》
佤族民间歌曲“想你”佤语称“兵嘎买”。是一首广泛流传在阿佤山区的经典情歌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歌曲旋律优美、委婉动听,歌词朴实真挚,把最美好的向往、思念,用最生活的语言来表达,更加体现了佤族人民淳朴的情感以及对爱情纯洁的追求和热爱。
临沧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送
传统类小组合节目《佤山摇篮曲》
无伴奏合唱“佤山摇篮曲”,取材于佤族民歌“哄娃娃调”,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民间地区的风习歌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创作提炼、加工改编为男女四声部无伴奏合唱,是阿佤人赞美美好生活的一首优美的民歌,一段动听的旋律,一曲古朴的歌谣。
创作类舞蹈节目
临沧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送
传统类舞蹈节目《濮韵.克广》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布朗族蜂桶鼓舞,是布朗族“跳鼓”(布朗语:克广)的总称。双江布朗蜂桶鼓舞是国家级保护项目名录,舞蹈是根据蜂桶鼓舞这个项目名录提炼,加工排练的节目。跳鼓又包含跳蜂桶鼓(克广)、跳象脚鼓(克广紧)、跳甩手巾(习袜帕洁)三个部分。起源于布朗族创世纪传说和祭祀活动。流传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和大文乡等的布朗族村寨。敲响蜂桶鼓表达布朗人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布朗人精神世界的体现。其次,它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反映了布朗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再次,蜂桶鼓舞适合广场演出或大规模的群众娱乐活动,也适应舞台演出。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
传统类器乐节目
临沧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送
传统类器乐节目《拟声菠萝鼓》
耿马傣族古乐演奏常用乐器有云铓,船型竹片琴,钢片琴,木鱼鼓,菠萝鼓等,古时做为傣族匝戏和木偶戏伴奏组合,也做为傣族土司府内的乐舞伴奏组合,目前流传于耿马县孟定镇,菠萝鼓做为耿马傣族古乐组合中的主要乐器,有着独特的传承手段,就是拟声记谱法,用傣族菜肴的发音来记录鼓谱,《拟声菠萝鼓》采用了民间最基础且典型的拟声记谱的元素,结合耿马古乐其他乐器组合来呈现傣族菠萝鼓独特的声韵和魅力。
临沧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送
传统类器乐节目《云州大芦笙》
云州大芦笙是云县彝族(香堂人)特有的民族乐器,其主体部分由笙斗、簧片、共鸣管构成。云县彝族(香堂人)打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逢年过节,云县彝族(香堂人)都要举行聚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本节目采用了云州大芦笙最常用的《直歌》、《攒攒歌》、《滴豆芽》三个调子组合,通过独奏、对奏以及齐奏的形式,演奏者边奏边舞,雄壮粗犷、气势磅礴。
来源 “恒春临沧”微信公众号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