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云南 | 宁蒗彝族口弦音乐 口弦声声意悠悠

编者按:每朵花开都有声音,每段旅行都有意义,让彩云之南在声波中与你相遇。在云南,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风景,品不完的民族文化,尝不完的特色美食……文旅头条新闻网开设“听云南”栏目,以音频+图文的形式展示云南的美,请你跟我们一起倾听云南、遇见云南!


口弦属簧乐器种类,是一种独特、简易、易于携带的乐器,是丽江宁蒗小凉山彝族群众中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2022年12月,宁蒗彝族口弦音乐入选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生产生活中、耕作放牧时、节庆婚嫁时、高山路途中,或在田间劳作休息时,彝族人们都喜欢弹奏口弦,用口弦抒发和寄托情感。表达的内容也极其丰富,或描写生活情景、或反映爱情故事、或向往幸福未来、或叙述历史故事等,是一种抒情与叙述性极强的音乐。

口弦的品种按制作材料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种口弦,根据簧片数量的不同,又分为单片弦和多片弦。

竹制口弦,采用质地坚硬的竹片削制而成,制作时,用锋利的刀子将竹片刳薄,中间三面镂空刻出簧舌,把弦的片头削尖呈剑形,片尾截齐做弦柄。竹口弦的簧舌头部大而薄,中部窄而厚,舌的两侧削成斜面。把几个竹片用绳子穿接起来,就制成多片口弦,竹片口弦音的高低取决于簧舌的长短、宽窄和薄厚。

金属制口弦,常用铜制成,形如柳叶。除音色更加清脆、明亮之外,体积也更小巧。金属制口弦弦片的边向内卷曲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

口弦演奏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口弦柄,按照外弦在上、内弦在下的顺序依次展开,使之呈扇形状。将口弦正面对准嘴唇,将簧牙部分置于两唇前,然后用右手的拇指外侧和食指、中指指肚内侧来回拨动口弦弦尖,引起簧牙振动,使之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策划:张敏 李文女

统筹:龚怡丹

本期文案:木琼晓 整理

海报制作:张楠

音频制作:邓斌

图片: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期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