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丽江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文旅丽江推出“学习贯彻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主题系列报道。关注丽江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打造全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全力推进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总结过去——
01
旅游接待持续恢复
今年1-9月,共接待国内游客5677.57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28.19%;国内旅游总收入866.98亿元,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08.56%。暑期7、8月共接待游客1512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8%,日均接待游客24万人次,过夜游、一日游游客分别占比32%、68%。据初步测算,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共接待国内游客370.21万人次,比2019年日均增长131.47%(2019年共接待139.9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共45.86亿元,比2019年日均增长148.11%(2019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共16.17亿元)。
02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加
今年1-9月,旅游固投完成54.72亿元,同比增长65.41%,新入库项目29个,在库文旅项目达59个。组织开展重大文旅项目投资奖补和文旅企业贷款贴息申报工作,拉市乡村振兴示范园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和20家文旅企业争取奖补资金1127.54万元。
03
旅游市场秩序持续规范
制定出台《丽江市旅游条例》《2023年暑期“畅游丽江”20条措施》《持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铁拳行动”和构建良好旅游生态“百日行动”,旅游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来丽游客数总体保持平稳,涉旅舆情数量、投诉量、退换货申请量明显下降。
04
智慧旅游生根开花
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文旅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景区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丽江古城智慧小镇”入选文旅部2022年文化和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05
文旅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
打造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大IP,红谷坡地艺术区、荒野之国、沄汐剧本客栈等沉浸式体验产品层出不穷,百名画家画丽江、百名歌手唱丽江、百名摄影家拍丽江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丽江国际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论坛、世界旅游联盟·丽江会员日活动、2023年全国四季村晚之夏季村晚丽江市主会场系列活动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十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06
文旅品牌形象不断凸显
全市目前有A级景区37家,国际品牌酒店16家,半山酒店30个,国家级旅游民宿23个,星级饭店137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6个,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家,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示范街区2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旅游演艺剧目9场。打造了丽江古城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玉龙雪山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大研花巷旅游休闲街区等全国第一批示范品牌,丽江市入选全国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产业工作激励10个地市之一,在2022年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列第一。
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丽江文旅这样干!
01
高起点编制文旅发展规划
扎实做好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规划,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丽江段)保护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进一步完善《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实施方案》,以规划引领文旅高质量发展。
02
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产品
持续推进“旅游+、+旅游”,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白沙、拉市、三川、永宁等最美乡愁带建设,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坚持“文体旅”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徒步远足、户外拓展、高原体育等新业态新产品,打造高原体育运动新产品和健康之城。
03
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
坚持以项目为王,加快推动古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拉市海田园综合体、泸沽湖摩梭小镇、三川田园综合体、华坪芒果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提高旅游市场综合竞争力。
04
持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严格执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17条措施”,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创建,通过抓组团环节、合同环节、服务环节、购物环节,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投诉处置、舆情处置、有奖举报等工作机制,实施旅游市场网格化管理等,破解“游购捆绑”、“以购养游”等问题,守护好丽江旅游金字招牌。
05
扩大对外宣传推广营销
支持开展线上线下、重点客源地精准营销,探索实施“机票+”等优惠政策,实现“引客入丽”。支持开展新媒体营销、事件营销,推动线上流量向数字经济转变。积极发展节庆经济,打造“一月一节庆、四季有活动”的丽江节庆旅游品牌,力争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06
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专项行动,强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促进涉旅企业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和服务提升。推行导游薪酬制度,规范导游执业行为。建立一批“丽江文化名家工作室”、引进一批“丽江文旅产业导师”、培养一批“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支持非遗人才开展非遗项目创作实践等,打造文旅人才集聚新高地。组织化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展现“丽江温度”。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海莱阿芝 整理
来源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吴珂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