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落幕,临沧市选送的5个节目荣获1个金奖2个银奖2个铜奖,并获组织奖。其中,云县文化和旅游局编排的传统彝族器乐类节目《云州大芦笙》荣获金奖,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排的创作类声乐节目《兵嘎买(想你)》荣获银奖,耿马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编排的传统类器乐节目《拟声菠萝鼓》荣获银奖,双江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编排的传统类布朗族舞蹈节目《濮韵.克广(布朗族蜂桶鼓舞)》荣获铜奖、沧源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传统类声乐节目《佤山摇篮曲》荣获铜奖,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荣获组织奖。
此次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德宏州人民政府主办。共有70个节目进行展演,以声乐、舞蹈、器乐三类为主,汇聚全省16个州(市)20多个民族的1000多名传承人。设立“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奖”,按传统类和创作类节目歌、舞、乐分别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另设组织奖。
据了解,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强市建设,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各级各部门每年都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和展演展示活动。今年初,临沧市提前组建节目编导团队,分别对佤族、傣族、彝族、布朗族等民间传统歌舞乐有重点的挖掘、整理、编排。多次召开歌舞乐展演编导会,邀请省级专家对展演作品创作方向进行深入研讨。经过反复遴选,从全市征集的14个节目中选拔出5个节目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复赛展演。参赛节目得到现场观众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荣获佳绩。
获奖的民间歌舞乐节目
有什么艺术魅力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
传统彝族器乐类节目
金奖节目《云州大芦笙》
云州大芦笙是云县彝族(香堂人)特有的民族乐器,其主体部分由笙斗、簧片、共鸣管构成。逢年过节,云县彝族(香堂人)都要举行聚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本节目采用了云州大芦笙最常用的《直歌》《攒攒歌》《滴豆芽》三个调子组合,通过独奏、对奏以及齐奏的形式,演奏者边奏边舞,雄壮粗犷、气势磅礴。
创作类声乐节目
银奖节目《兵嘎买(想你)》
佤族民间歌曲《想你》佤语称“兵嘎买”,是一首广泛流传在阿佤山区的经典情歌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歌曲旋律优美、委婉动听,歌词朴实真挚,把最美好的向往、思念,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达,更加体现了佤族人民淳朴的情感以及对爱情纯洁的追求和热爱。
传统类器乐节目
银奖节目《拟声菠萝鼓》
耿马傣族古乐演奏常用乐器有云铓,船型竹片琴,钢片琴,木鱼鼓,菠萝鼓等,古时作为傣族匝戏和木偶戏伴奏组合,也作为傣族土司府内的乐舞伴奏组合,目前流传于耿马县孟定镇,菠萝鼓作为耿马傣族古乐组合中的主要乐器,有着独特的传承手段,就是拟声记谱法,用傣族菜肴的发音来记录鼓谱,《拟声菠萝鼓》采用了民间最基础且典型的拟声记谱的元素,结合耿马古乐其他乐器组合,呈现傣族菠萝鼓独特的声韵和魅力。
传统类布朗族舞蹈节目
铜奖节目《濮韵.克广(布朗族蜂桶鼓舞)》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布朗族蜂桶鼓舞,是布朗族“跳鼓”(布朗语:克广)的总称。跳鼓包含跳蜂桶鼓(克广)、跳象脚鼓(克广紧)、跳甩手巾(习袜帕洁)三个部分。敲响蜂桶鼓表达布朗族人民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蜂桶鼓舞适合广场演出或大规模的群众娱乐活动,也适应舞台演出,所以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
传统类声乐节目
铜奖节目《佤山摇篮曲》
《佤山摇篮曲》取材于佤族民歌“哄娃娃调”,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民间地区的民歌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创作提炼、加工改编为男女四声部无伴奏合唱,是阿佤人民赞美美好生活的一首优美的民歌,一段动听的旋律,一曲古朴的歌谣。
来源 “恒春临沧”微信公众号 临沧市文化馆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童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