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馨染,鸟语幽欢。每当新的时光从云雾间轻轻流出,欣然地连动起古老与现代的距离。那些以生命形式而存在的岁月,又一次从惺忪的眼眸里脱浮出恣意的身影,像一道微风,吹醒昨夜的呓语,以及游客匆匆的脚步。
(万保邦故居全景)
万保邦故居位于屏边苗族自治县和平镇六斗村委会六斗村小组,该故居属民国时期爱国抗日将领万保邦寓所,始建于1924年,是集官式建筑与传统民居相结合的中西合璧典型建筑。该建筑占地719.98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一进院“三坊一照壁”的三合院式。由正房,厨房、两耳房,两绣楼组成。正房三楼为五开间三进间、三重檐硬山顶建筑,穿斗式梁架。二楼为跑马转角楼。两耳房为四开间三进间,前面走廊,重檐硬山顶。正房前有一个长14.8米,宽10.3米,用打制石块铺设的演练天井。相房和耳房中间还有两个长5.3米、宽5.3米的正方形小天井。房内所有的柱脚石上都分别刻有动物、人物、器乐,山石流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2007年9月,万保邦故居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五批红河州文物保护单位。万保邦故居于2012年开始进行翻新修缮,2014年整修完成。经过修缮后,已没有了岁月侵蚀后的颓败感,简单素雅而不失古朴。
远古今昔,生命如流。晨钟暮鼓,世事更迭。走进万保邦故居,正房、厢房、耳房、绣楼等建筑依旧巍巍伫立。一道道象征君子之德的梅花窗,朱红色的线路逐渐斑驳,金色的梅花已然褪色,在慵懒的岁月里,守望年轮消长;逐渐淡去的木板雕刻,刻画着旧时的希冀,尘封着昨日的种种,见证着今日的点滴;风雨侵蚀之后,屋檐之上长出杂草,与悠悠时光一起自由生长。身处其中,触摸一砖一瓦,轻嗅古朴幽雅之味,遥想消逝的百年岁月。有人来过,有人离去……
岁月是一场旅行,该遇见的总会遇见,该离别的也会离别。万保邦在时代的洪流中离去,走遍了大江南北,停留在了遥远的北京,终究没有归来。但这座承载了他欢乐时光的小院却依旧守护在这里,保存着他往昔的点滴痕迹。
百年的希冀,岁月在赓续。生命的承继,在每一个院落里,在每一个时刻里,在每一个相遇里。周末时光,带上孩子,走进万保邦故居。寻觅一点岁月的痕迹,聆听一段动人的故事,传承一脉红色的基因,凝聚一股奋进的力量。
岁月的颜色,在每一个人手里,会显现不同的线条。而我,一直在屏边等你……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陶江 文
屏边文旅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