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在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芒景村,乡村舞台上一出滇剧《法场斩妖》正精彩上演,村民看得入迷,不时响起阵阵掌声......11月6日至12日,2023年普洱市“我们的中国梦•七彩云南情”——戏曲进乡村暨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演出活动,把舞台搭在6个乡村的田间地头,让传统戏曲重回群众视野。
据了解,“戏曲进乡村”群众文化演出活动是普洱市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弘扬和推广戏曲文化、丰富辖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演出在景东县文井镇都拉村启动,先后到镇沅县恩乐镇恩乐村、景谷县永平镇茂密村、宁洱县宁洱镇裕和村、澜沧县惠民镇芒景村、景迈村巡演,好戏连台、精彩纷呈,为村民献上戏曲的饕餮盛宴。
演出现场锣鼓铿锵,戏韵悠扬,滇剧《法场斩妖》《别洞观景》《三岔口》轮番上演,让观众深切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花灯小戏《老海休妻》诙谐幽默、轻松活泼,引得现场笑声不断;川剧绝活——变脸伴随着铿锵锣鼓声登场,演员特意走下舞台跟村民互动,引起阵阵欢呼,一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古滇新韵》作为压轴节目登场,演员们在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间将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戏曲进乡村’活动已举办16场。送戏下乡,不仅是为了传播戏曲文化,更是用文化的力量链接了城市和乡村,推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普洱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澜沧县景迈村,游客刚下旅游大巴,就闻锣鼓铿锵,戏韵飞扬。送戏下乡,不仅送去了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为乡村切切实实增强了人气,一场场“小戏”,唱响的是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大戏”。
下一步,普洱市将持续扎实推进“戏曲进乡村”工作,切实把服务民生、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让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暖心工程”。
文旅头条通讯员 蒲兴南 文/图责编 代汪媛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