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四个聚焦”聚力产改“新动能”

红河州着力围绕“四个聚焦”工作做法,积极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工作走深走实。

一、聚焦系统思维,推动产改合力

红河州制定出台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办法,明确了“1355”亦即一个目标、三个聚集、五个平台、五大工程的产改思路、任务和措施,编印《红河产改政策一本通》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以上率下“牵头抓总责”,左右协同“合作抓分工”,先后制定出台了8大类60个产改政策,30多项文件措施,形成一套“强劲”组合拳。

二、聚焦赋能成才,提升素质技能

红河州建立完善技能提升激励措施,积极搭建校企沟通平台,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课程纳入“红河州青年党政干部储备人才培训班”,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养,先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46个,桥接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2个,累计培养云岭首席技师19人,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高技能人才42700人,为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提升产业工人终身学习及技能培训给予有力支持。

三、聚焦监督考核,检阅产改成效

红河州在全省率先建立产改述职评议机制,用“实地考核+现场述职+民主测评”的模式进行监督考察,以“晒成绩、点问题、评成效”的方式推动责任落实、压力传导、动力激发并注入新动能,重视主抓产改的13名县(市)委副书记、11个成员单位的工作做法,汇聚同台“述一述、比一比、晒一晒”,达到盘点检验、横纵比较、学习借鉴的目的,切实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做指引。

四、聚焦维权服务,助推地位提升

红河州围绕产业工人的政治、民主、经济权益,创新提升维权手段及质量,探索建立“答产业工人问”机制、完善产改专项“经费奖励”及“荣誉激励”机制、构建劳动关系预警协调机制、制定“工会+法院+人社”三方多元调解机制,有效解决针对产业工人的需求、利益、精神、维权等问题。积极推荐先进优秀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的参政议政,健全党组织及工会组织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机制,仅州第九次党代会就有17名工人代表,在各级人大代表中的比例也在逐届增加,为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可靠保障。

文旅头条通讯员 毅梦燃 文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