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春华秋实,建水文庙,妙在哪里?

文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等,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最具体的体现。纵观全国各地的文庙,规模和性质各有不同,不仅有由孔子后人所建的“孔子家庙”,还有封建帝王和官员专用的国庙以及与“庙学”互通的学庙。

红河州的建水、石屏、泸西三地也各有一座文庙,既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担当着教育开化的功能,建筑气势雄伟,让人过目难忘。从今天起,我们将用三期内容,展示红河州三座文庙的历史渊源和各自特色,今天是第一期——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县临安镇文庙社区临安路319号,坐北朝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后经明、清两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7.6万平方米,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

(江蕊先 摄)

建水文庙建筑风格与曲阜孔庙相似,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结构,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现存建筑有一殿(大成殿),一阁(文星阁),两庑(东庑、西庑),两堂(东西明伦堂),三亭(思乐亭、东西碑亭),四门(大成门、棂星门、金声门、玉振门),六祠(乡贤祠、名宦祠、崇圣祠、寄贤祠、仓圣祠、庙主祠),八坊(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礼门坊、义路坊、道冠古今坊、德配天地坊、圣域由兹坊、贤关近仰坊),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每一个走进文庙的人,总会在这充盈着古典文化韵味的氛围中,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叹服。除古建筑保存较好外,建水文庙内还保存有记载元、明、清、民国历代重修学宫、科甲题名、德政、警示等重要碑刻90余通,清朝皇帝御题匾额8块以及众多古树名木。你可以漫步于“学海”边,听朗朗读书声,徜徉于先师殿前,看松枝古柏婆娑。


(江蕊先 摄)

建水文庙是古代办学和祭祀的儒家文化建筑,开创了滇南庙学的先河。据《临安府志》记载:建水州“俗喜尚学,士子讲习惟勤,人才蔚起,科第盛于诸郡”。自明正统年(1442年)建水出现第一个进士起,历次开科人才辈出,于是建水便有了“一门三进士,兄弟两翰林”“一朝考显名,临安占半榜”的美谈,由此又为建水赢得了“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临半榜”“诗书郡”的美誉。

如今的建水文庙,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红河州有名的假期遛娃好去处!每逢节假日,建水文庙都会组织举办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古婚礼、诵读经典等寓教于乐的国学活动,将儒家思想以娱乐的方式融入其中。

并且,在每年的孔子诞辰日,建水文庙还会举办孔子文化节,纪念先师孔子,用文化熏陶后辈,让人们从中体会感恩、知礼、尊师、重教的道理。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

红河文旅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