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悄然到来
回望2023年
云南文旅精彩无数
《去有风的地方》“引爆”开年旅游热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诚邀海内外游客走进云南
泼水节、火把节点燃五湖四海激情
南博会、旅交会展示云南文旅高质量发展成果
……
就让我们跟随这组海报
一同珍藏这些令人难忘的记忆吧
2023年1月,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火热开播,随即带起了一波云南旅游热潮。春节假日,云南全省共接待游客4514.61万人次,同比增长244.7%;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同比增长249.4%,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30.3%和132.5%。
2023年2月6日起,中国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试点国家名单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多个东南亚国家。作为国内游客前往东南亚各国旅行主要汇客点的云南,也陆续于2月6日起发出了前往试点恢复国家的首发团。
2023年3月7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向全世界发出诚挚邀请,特邀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12月5日,新华网公布“云南2022—2023年度国际传播热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高居榜首,截至当日,全网有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信息超115万条,阅读量超210亿次,参与报道的境外媒体超630家,传播覆盖全球约30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4月,阔别三年的云南泼水节活动“强势回归”,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普洱等地相继举办泼水节,从线下到线上,全国各地游客一起与云南人共赴盛宴,用吉祥之水传递祝福、祈求生活更加美好。同时,各泼水节主办地客流也出现了小高峰,助推云南文旅经济回暖。
2023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美好中国 幸福旅程”,启动仪式暨主会场活动在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举行。在主会场活动中,云南等五省区推介特色文旅资源,旅游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宣读《美好中国幸福旅程腾冲倡议》。此外,还开展了旅游商品展示、非遗文化旅游展、高质量发展论坛等一系列配套活动。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0日,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云南省主会场活动设于普洱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云南各地文旅部门广泛开展了非遗展示展演、交流互动、参观体验等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游客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
2023年暑期,作为全国避暑热门地的云南,迎来了新一轮的旅游高峰,根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7月1日至7月26日,纳入重点监测的45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1051.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2.9%。此外,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发布的“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名单中,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州上榜地市级避暑旅游优选地;大理市、石林县、腾冲市上榜区县级避暑旅游优选地。
2023年8月10日,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如约而至,昆明、楚雄、大理、普洱、临沧等地,用各种形式欢度庆祝火把节,游客们围绕火把载歌载舞,激情一“夏”。这也让云南夏季旅游市场“火上加火”,其中楚雄州交出了火把节期间接待游客155.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47亿元的亮眼成绩。8月16日,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办,文化旅游馆亮相南博会。云南16个州(市)携自身资源,在文化旅游馆展示各自的文化旅游形象,体现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旅游天堂”和健康生活旅游目的地形象,精彩演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云南省第6项世界遗产,同时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此次申遗成功,填补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茶文化主题项目空白,充分展现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云南和普洱的知名度、美誉度,为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3年10月20日至24日,以“七彩非遗·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举行。本届文博会上,国内600余户商家展出近50万件文创产品,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全面展现了云南非遗传承与发展、创意赋能文化、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023年11月17日,以“你好!中国”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开幕。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展览面积2万多平方米,共搭建80个特装展位,264个标准展位,是本届旅交会展出规模最大、设置展台最多的省份,现场一个个展位,展现的不仅是云南各地的文化旅游特色,更是云南发展旅游的强劲势头与信心。
2023年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2420万人次,发送货物2910万吨。两年来,这条“钢铁丝路”承载中老两国人民梦想,让两国乘客、货物“双向奔赴”,促进沿线商业、人文交融共赢,成为一条与山川同美、不断造福沿线人民的国际黄金大通道。
策划 张敏 李文女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奥 田薇 整理
设计 张楠
资料来源 新华社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旅游新闻网客户端 中国网 云南发布 云报客户端 云南网 文旅头条新闻网
责编 张楠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