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墨江瑶族群众巧手缝新衣

新年穿新衣,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近日,走进普洱市墨江县文武镇曼兴村上、下瑶组,只见瑶族群众三五成群在缝制着精美的瑶族服装,为庆祝新年做准备。

在家门前,大家围坐在一起,不时拉拉家常、讨论缝制的款式、花样,或者互相学习彼此的巧手艺,比一比谁缝制的衣服最好看。

瑶族的新衣为手工缝制而成,男式和女式款式不同,服装的底色为黑色,以棉、麻为服饰面料。女式瑶服在衣襟、袖口、下摆处都绣有花纹,会用带有红色的毛线做成流苏,装饰在胸前。

部分年轻手巧的瑶族群众,还会用五彩的线、漂亮的珠子作为装饰,单独缝制一块图案丰富、色彩艳丽的披肩,作为单独的配饰。

而帽子则用黑色棉布作为面料,帽缘边上修饰花纹。未出嫁的瑶族女子的帽子装饰品更多,帽子正面边缘之上会缝三颗银锭,头顶中间用五彩毛线裁成细辫,制成毛线花,显得更加耀眼。

缝制女式瑶服大概要6天的时间,而缝制一件男式瑶服用的时间更多,一般为10天。朴实的阿妈会为自己未出嫁的女儿缝制新衣,勤劳的儿女也会为家人缝制新衣。每一件瑶服,都包含着深沉的爱。

如今,瑶族群众在传承民族手工艺的基础上,不同的瑶服图案和花纹稍有不同,但每一根针、一丝线、一匹布,都承载着他们对传统服饰的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手艺精湛的瑶族服饰秀出了民族文化之美,新年穿着自己缝制的原生态民族新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伶俐 马玉 文/图

责编 汤雁玲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