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声传北京】全国人大代表郁伍林:非遗相依 文旅常绿

编者按:春光如画映山红,民族心声传北京。在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云南网推出“民族心声传北京”系列音频融媒产品,跟随记者脚步,一起来听听云岭各族代表委员的心声、祝福和希望。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给游客提供‘吃饭’‘睡觉’那么简单,更在于文化的栖居。”从老姆登第一家民宿老板到非遗传承人,怒族的传统民歌从农家小院走向了全国各地非遗“展演”的舞台,郁伍林说:“‘旅游+非遗’让我看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郁伍林

【民族心声传北京】“旅游+非遗”走宽发展之路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高永维

“旅游+非遗”的碰撞,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老姆登第一家民宿老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双重身份,不仅为郁伍林赚足了人气,更使其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这就是“旅游+非遗”的魅力和价值。尤为让人欣喜的是,在郁伍林的带动下,当地许多村民开起农家乐和民宿客栈,也将非遗文化融入旅游业中,实现了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的多赢。

旅游看的是不一样的风景。人无我有就能成为看点和卖点,就会充分吸引游客。旅游和非遗的“牵手”,赋予了旅游更丰富的内涵,不管是怒族民歌还是其他的非遗项目,都能够让游客在观美景、品美食之外,体味文化的丰富与厚重,让旅游之路越走越宽。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每一代人都责无旁贷。但保护不是束之高阁,传承也不是留存资料,而是要让非遗“活起来”。当非遗和旅游相遇,因为被更多人看见和喜爱,因为能够不断创造价值,非遗的保护传承之路也越走越敞亮。

如何将“旅游+非遗”的探索继续并深化?既是个人之事,也有政府之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云南怒江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族民歌哦得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郁伍林将继续关注非遗传承,围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建言献策,为非遗传承寻找支持和新路,在“旅游+非遗”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无疑将让人更加期待明天的创造和美好。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