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批入选云南省金牌旅游村的村寨,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较完整保留了佤族原始社会生产、生活习俗和浓郁部落文化。底蕴深厚的佤族文化,完整地传承了佤族拉木鼓、独弦琴演奏、织布、打铁等民风民俗,是研究传统佤文化的重要基地。
马散村具有天然独特的旅游资源,它背靠原始森林(县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佤山天池与永俄湖的美景,加上三佛祖遗址、白塔遗址等文化古迹,构成独特的历史风貌。红色旅游资源如烈士陵园、民族团结“盟誓塔”等,彰显着坚韧的革命精神。更以马散水库、城子水库、佛殿山等为核心资源,结合马散“雨窝”的气候特点、草甸、野果等自然生态,传承“司岗里第一寨”活态文化,打造湿地景观区、自驾野营区、高山草甸区等九大功能区,形成“一心两廊五节点”的发展结构,构建“雨窝天堂”旅游村寨,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马散村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承载着佤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村内保留了佤族拉木鼓、舂米、织布、打铁、祝酒歌、篝火晚会等民风民俗,展现了佤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佤族的祭祀礼仪、木鼓舞、甩发舞、长刀舞、原生态歌曲、民间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积极打造佤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当地的文化特色。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展示佤族文化,村里还设有非遗文化工坊、文化传习所、村史馆、纪念馆等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佤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马散村作为绿三角情景体验目的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以永俄寨为核心,以整个马散村为辐射范围,依托永俄寨现有建筑风貌、生态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火塘文化资源以及“雨窝天堂”村庄环境特征,以盘活资源和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主要发展方向,选取永俄寨生活场景、狂欢场景和农耕场景三大场景,瞄准周末游和假期游,让游客回归原真佤寨,打造集原乡村寨、亲子游乐、实景演绎、角色扮演、特色餐饮、狂欢晚会、农耕体验和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特色古村古寨。
马散村的美食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的特色餐饮集群以佤族风味为特色,将各类野果、野菜巧妙地融入美食中。佤族水酒、鸡肉稀饭、酸笋牛肉稀饭、牛苦肠稀饭以及苦子果酱等特色美食充满了佤族的饮食风情。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也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体验佤族的生活文化和传统习俗。
来到马散村,不仅能领略自然风光,体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更能深入了解佤族历史文化,见证这个民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旅头条通讯员 姚梦溪 文
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康莞悦
校对 代汪媛
审核 龚怡丹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