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朵花开都有声音,每段旅行都有意义,让彩云之南在声波中与你相遇。在云南,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风景,品不完的民族文化,尝不完的特色美食……文旅头条新闻网开设“听云南”栏目,以音频+图文的形式展示云南的美,请你跟我们一起倾听云南、遇见云南!
傣族传统手工伞在傣族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日常遮风避雨的工具,也是节庆时载歌载舞的道具。尽管现代的生活中傣伞使用较少,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傣族群众在进行祭祀时,还是会使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油纸伞。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傣族传统手工伞究竟是怎样制作的呢?
傣族传统手工伞,主要是用自制的绵纸和竹子制作而成,由于伞面用油进行处理,在当地又称为“油纸伞”。傣伞制作主要分为伞架和油纸两个部分,而制作一把傣族传统手工伞所需原材料众多,制作工艺复杂。其中,制作油纸时需要准备:构树皮(制成棉纸的主原料)、灰、裱浆、染料和籽麻油等材料,而看似简单的伞架在制作时也对每个部分有着特别的要求,比如:龙竹用于制作伞骨和竹弹簧,金竹制作为伞把,棉线用于固定伞骨,之后还需要经过裱浆、染料、上油、晾干等过程,一把傣族传统手工伞才算制作完成。为了更精准、更快地制作傣族传统手工伞,聪明的傣家人在长期的制伞过程中发明了许多自制工具,利用自制纸模、蔑刀、臼杵、木直尺、木弧尺等,提高了制伞的效率。
从前,曼行村家家户户除种植水稻外,还从事手工制伞,后来,由于受工业制伞的冲击,加之手工制伞的高成本,低利润,使得傣族的传统手工制伞工艺趋于濒危状态。近年来,随着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传统手工制伞以非遗文创的新形式重现在大家面前。
策划:张敏 李文女
统筹:龚怡丹
本期文案:李舒琪 整理
海报制作:张楠
音频制作:邓斌
图片:西双版纳州文化馆 西双版纳发布
本期责编:龚怡丹
校对:刘榕杉
审核:李元
终审: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