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故乡·中国火城·火火楚雄丨“五一”火火嗨非遗,楚雄非遗动漫《火城奇遇记》即将上线!

“五一”火火嗨非遗

楚雄州国家级非遗动漫宣传片

《火城奇遇记》即将上线

生动可爱又形象直观的动漫人物

——阿哩和阿啰

将带领大家走近“火火楚雄”

体验楚雄非遗的神奇魅力

(楚雄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片絮)

楚雄州是有名的“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火城奇遇记》中的动漫人物阿哩和阿啰来到“火火楚雄”,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遇到了野生菌、元谋猿人、小恐龙和绿孔雀,并和它们开启了一场趣味十足的“火城”奇遇之旅,大家一起参加赛装节、唱酒歌、跳左脚舞、体验老虎笙节和火把节……生动有趣的《火城奇遇记》由此诞生。

(火把节)

(老虎笙)

《火城奇遇记》由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共涵盖楚雄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火把节、彝族左脚舞、彝族酒歌、彝族老虎笙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赛装节5部动漫宣传片。该动漫生动地讲述了楚雄非遗故事,是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火城奇遇记》中的楚雄元素:牟定腐乳)


(《火城奇遇记》中的楚雄元素:彝族服饰)

《火城奇遇记》通过阿哩和阿啰两个动漫儿童人物,讲述了5颗代表楚雄民族传统文化的宝珠丢失,阿哩和阿啰来到楚雄寻找的故事。阿哩和阿啰在经过南华的路上,遇到野生菌(松茸),大家一起去永仁直苴参加赛装节;在经过元谋路上遇到元谋猿人,大家一起去武定参加彝族婚礼,唱彝族酒歌;在牟定和小恐龙一起参加三月会,跳左脚舞;在去双柏路上遇到绿孔雀,一起到小麦地冲参加老虎笙节,最后大家一起到楚雄参加了盛大的火把节。

(赛装节)

(酒歌)

(左脚舞)

5部动漫宣传片既独立又连贯,通过儿童的视角,生动有趣地将楚雄州“四张世界级名片”用动漫人物形象展现出来,同时把火把节、彝族左脚舞、彝族酒歌、彝族老虎笙、赛装节5个非遗项目中包含的活动场景、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传说故事等展现出来,力争让少年儿童看得懂、感兴趣,从而比较直观地了解和体验楚雄非遗,进一步增强楚雄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老虎笙)

(火把节)

接下来,《火城奇遇记》

将在云南公共文化云

一部手机游云南播放

并在省级、州级电视台、新媒体

和“学习强国”等平台播出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非遗小百科

国家级非遗项目——火把节:火把节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三至五天,是彝族先民按照十月太阳历法确定的年节。彝族又把火把节称为“过大年”,各地火把节有着自己的习俗。

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左脚舞:彝族左脚舞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左脚舞集歌、舞、乐三位一体,三者各具特色、相互支持、密不可分。凡彝家吉庆礼仪、喜事婚宴、传统节日、农闲时节时,彝家人便会少则数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聚在一起,或是拉起圆圈,或是围着篝火,男人们弹起龙头四弦,女人们跳起左脚唱起歌,尽情欢娱,通宵达旦。

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酒歌:彝族酒歌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酒歌是彝族文化的象征,主要流传于武定、牟定、大姚、双柏、楚雄市等彝族集聚地。彝族酒歌是一种粗犷、古老的民歌艺术,有着上千年的歌唱传统,也是彝族各支系间世代密切交流、融会贯通的艺术珍品。

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老虎笙:彝族老虎笙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老虎笙既是祭祀性舞蹈,又是模仿性很强的舞蹈,是彝族虎图腾的“活史料”,主要流传于双柏县大麦地、法脿地区。法裱镇的小麦地冲是老虎笙的发源地。小麦地冲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五都要举行历时八天的“虎节”,期间会开展“祭虎”“接虎”“跳虎”“送虎”等活动。

省级非遗项目——赛装节:赛装节于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赛装之源、彝绣之根”的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至今已有1350多年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众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摄影爱好者、民俗专家、服装设计师等云集永仁直苴,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美丽约会。

来源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图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何新闻、贾翔、虎遵会

视频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吴珂

校对  代汪媛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