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荣誉盛典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由云南麦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中国社会报社、北京风闻有你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仙栖谷精神障碍托养中心联合摄制的公益微电影《向阳而生》从1638部“娱乐类”短视频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该项单元创优作品一等奖。
公益微电影《向阳而生》聚焦当下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微电影《向阳而生》开机仪式
斯琴高娃老师为一等奖作品颁奖
制片人陆家华(左)与导演张强(右)
制片人陆家华
云南麦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陆家华,从2013年开始,作为出品人、制片人、导演、演员身份带领中国民主同盟昆明市委会的盟员艺术家们,集合了社会各界资源和力量人才,拍摄了公益慈善题材系列作品《栖息小屋》《杏儿的春天》《失落的蝴蝶结》《冰岛之恋》等。摄制团队摄制的多部作品先后荣获了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博会最佳影片、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影动昆明”微电影大赛、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粤港澳微电影明星大典、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山东潍坊金风筝国际微电影节、华东地区微电影微视频大赛等二十多个奖项。
这次《向阳而生》剧组仅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微电影《向阳而生 》的剧本创作,拍摄和后期制作,冲刺北影节并且成功突围,让剧组同仁欣喜万分。通过这短短七天的朝夕奋战,主创们彼此建立起的默契更是激发了陆家华一个斗胆的计划——做音乐剧《聂耳之歌》、诗剧《闻一多之红烛》的制作人。在舞台剧演出的同时,短视频和微电影微短剧再多加一道摄影,多一道剪辑,后期制作就可以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微电影《最后一次演讲》开机仪式
2013年,陆家华做出品人和制片人,盟员艺术家主创、民盟昆明市委会和民盟云南省委会、云南麦田影视、豪都实木家具联合摄制以闻一多先生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微电影《最后一次演讲》先后荣获中国云南省委宣传部文博会最佳影片奖、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百部微电影展播优秀奖、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影动昆明优秀奖、粤港澳微电影明星大典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三项压轴大奖、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等十三个省市级、国家级、国际级奖项。
编剧铿锵三人行
从左到右为王瑞、陆丹晨、陆家华与张利平
编剧张利平老师,在生活的舞台上,张老师家里家外集女儿、母亲、妻子、记者四重身份叠加揉合出来的融合角色,构建了她细腻严谨,善思慎行又敏锐果敢,爱心与柔情健步同行的思维模式和决策力。像她这样坐拥一座艺术创作的富矿之上,既有生活工作的积累,又有文化文学文字功底的复合赋能,是做总编剧和文学顾问的不二人选。编剧王瑞,从事中小学教育三十余载,教学期间从事电影剧本创作,由她编剧的微电影《执着》《守护》《无悔》《挥挥手》《悟解》《蚕丝被》等多次获得亚微节金海棠奖和国内各微电影节的其它奖项,《向阳而生》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娱乐类一等奖。由其编剧的网络大电影《老笨》在优酷网独家播出后获得观众一致好评。编剧陆丹晨,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戏剧史论与批评专业。此次创作中,她深度观察社会现状、体察患者处境、洞察背后成因,又结合客观实际的调研与采访结果,同二位前辈一起,打磨出本作品中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顶流演员“人抬戏”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徐湲俪与儿子王铂睿(特邀小演员)
从左到右为演员陈志腾、陆丹晨和段孝耕
短视频微短剧愿景
出席活动的各级领导与嘉宾
颁奖盛典当天下午,举办了以“短视频与国际传播”“AI可以封神但不是神”“短视频发展特质与问题审思”的主题论坛。透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电视学院面对短视频微短剧在市场异军突起之生态景观,汇合了我们来自国内外集教学研究产业一体化的开放式团队进行互动,跨界携手面对国家战略和新时代发展需求,对优秀传统文化做全新的内容开发,科学艺术传统文化融合,探索数字媒体语境中,立足于对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深刻理解 ,我们共同推进“新文化、新概念、新业态、新消费”的体现建设。在这一关键时刻,传媒大学因广播而起,因电视而兴,因网络而盛,未来要因AI而强。更会因短视频微短剧的小入口大容量,低门槛深加工而大有可观。因其奇观化的视觉呈现和超凡的想象力消费,拓宽了表现手法,也深化了叙事能力和艺术表达,为影像开辟了新的领域。
颁奖盛典现场
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里的生命与生活”——为我们每个创作者都提供了去施展创作表达欲望的艺术空间和领域,短视频成为了我们链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文化桥梁,同时还映射我们如何实时应用新技术探索人性和社会议题这个强大载体 。
圆桌论坛现场
下半场聚焦“咪咕微短剧”主题开展了演讲、主题论坛、“繁星计划”等环节。圆桌论坛设置的“微短剧的新质生产与内容突破,亿万神话背后的新挑战、新机遇、新征途”两项热门议题。这个环节的热议,再次激发了我们的莫大期待。在新一代网络传输、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推动之下,短视频与数字技术等将迎来新一轮产业大发展与大变革。
京滇联袂慈善同行
《向阳而生》主创与冯俐院长合影
北京是一个学科齐全,理论优势齐全、从理论研究到一线实践,从创作到制作,从艺术到技术……每一个环节都专家荟萃。从这里出发和启动,有助于丰富我们在创作上立足于一个新起点新高度,重塑影视全新的产业链。短视频是融会贯通了影视、戏剧、传媒、音乐、舞蹈、美术、文学、评论、视听……所有艺术门类的包容度之首的综合艺术。为我们高质量创新型发展提供了无比优越的先决优势。
七天的时间,从四家合作单位集合,到遴选最佳拍档,汇集了从60后、70后到80后、90后、00后五代合计三十多人组成的《向阳而生》摄制组,见缝插针争分夺秒的完成了我们自己还认为没有发挥极致,大众点评较好的作品。主创团队的良师益友们建立的默契度,放大了我们的格局梦想。更是促我将专注于促进和推动北京——云南,京滇两地电影艺术交融互动。
冯俐院长为一等奖颁奖
在这次北影节短视频颁奖盛典上为压轴大奖开奖并颁奖的重量级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冯俐院长,在今年全国政协的提案---关注少儿身心健康,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对电影工作者寄予创作出优秀儿童电影的期待,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她在观看了获奖作品后,提出希望以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民政部合作,共同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民政题材作品。冯俐院长不仅只是在为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发声,在她二十年如一日的躬身入局,循循善诱的引领下,感动着带动着更多的慈善公益爱心人士追随着她一起发力。
陆家华接受采访
陆家华与演员郭凯敏老师
《中国社会报》采访冯俐院长
《中国社会报》与《向阳而生》剧组采访冯俐院长
风云际会,再续前缘。因为慈善公益的同一个初衷梦想,因为持之以恒付诸行动的践行价值观,带着北影节的收获,带着冯俐院长的指引,我们的爱心接力将会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北京风闻传媒艺术文化公司与云南麦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将以民政题材为端口,用民政人家国情怀感天动地的那些幕后故事,制作短视频微短剧,以镜头语言的叙事方式进行输出,舞台剧同步推进,打造在剧场里拍电影的光影戏剧——戏剧电影。南北融合,现代版本的《南征北战》将由我们深度挖掘云南历史上的五个故事和全国民政当下温暖人心的真善美故事,打造精品走向全国,是我们北影节短视频单元一等奖《向阳而生》剧组全体同仁的共同愿景。视频之下,短而有为。最美好的时间开始了。
身为记录者、实践者、推动者、创造者,我们已经在路上!
新闻延伸
陆家华,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电影家协会理事、云南省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演讲学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昆明市委会常委、云南麦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法人制片人。
来源 滇云艺海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