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1人入选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名单

近日,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妇联7部门公布了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名单,云南9人入选,其中,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岩坎入选名单。

曼召村位于勐海县勐混镇以东,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傣族村寨,傣语译为“萌芽寨”。村寨中除了古朴的干栏式建筑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外,还保留着传承了800年以上的傣族造纸技艺,因其每年运往世界各地不同规格的傣纸,让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傣族民间传统手工造纸村。说起曼召傣族传统手工造纸,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现任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召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曼召傣族传统手工造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岩坎,也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云岭首席技师。

说起岩坎,曼召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都说他不仅为困难村民垫付原料费,还无私地将个人所得的国家级、省级、州级各类奖金全部用于村合作社的发展。为了提高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他积极响应文化部提出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率先引进机械打浆工艺,并无偿将技术传授给村民使用,大大节省了手工纸制作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合作社还采取统一购买原料、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经营模式,实现了曼召传统造纸产业化生产,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随着曼召傣族传统手工造纸不断发展,岩坎根据市场需求,引进专业设计师不断创新和开发产品,不断丰富傣族传统手工造纸产品开发,傣族手工造纸从一开始简单用于抄写经书、做孔明灯等日常用途,发展到现在的茶叶包装纸、普洱茶礼盒定制、手提包、纸扇、灯具、装饰画等产品的扩展。据统计,目前曼召傣族传统手工造纸已开发出涉及10个类别的50余种产品。

在岩坎多年的努力下,“傣族传统造纸技艺”在曼召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经济产业转化,实现了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大学生也出现了返乡创业的现象,造纸技艺在村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主动积极参与到传统造纸的学习和保护中。如今,一张张傣族传统手工造纸,通过匠人们独特的创意和巧思,使傣族传统造纸这一传承千年的技艺得以流传至今,并绽放它独有的璀璨光芒;这些遗落在民间的文化宝藏,在岩坎等一代代技艺人的传承和延续下,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傣族传统造纸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舒琪 整理

来源 西双版纳州文化馆

责编 康莞悦

校对 代汪媛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