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 畅游玉溪丨江川:陌上黄花开,味道忆童年

黄花子草,又叫做鼠曲草、田艾、佛耳草,江川人亲切称之为黄花、灯芯草。黄花属菊科植物,味苦、性凉。

每年的1月至7月为其盛花期,花朵呈黄色或淡黄色,在江城、黄营、桐关村的荒地、田埂上较多。取材自然,依时而食,村子里的老人每到黄花盛开时,都会采摘来制作黄花粑粑,味道让你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深受人们喜爱。

采摘花朵清洗后用石臼(江川人叫“砚臼”“对窝”)擂碎,和糯米面揉匀,放入适量的糖,再起锅烧油放入香油炸至表面金黄。

黄花的淡淡青草香,糯米的酥脆,慢慢品尝,香醇在舌尖绽放,细细咀嚼略有回甘。当熟悉的味道飘香而来,激起回忆千层浪,对童年的回忆往往散落在一顿饭菜,一个场景,是那记忆里的老味道。

小时候和外婆在田间地头采摘黄花,一遍遍问“这个可以吗?”“那个是吗?”如今再也听不到那个回应的声音。

奶奶的揺扇、爷爷的烟袋、外婆做的饭、外公杵的拐杖,因一物而念一人,回首间,青春已被时间哄抢,那些门前有人守候的日子白驹过隙,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叫了有回应才是最动听的声音,让人吃到了嘴里,却想到了心里……趁黄花还开,快把记忆里的老味道留在嘴里。

文旅头条通讯员 普梦媛 文/图/视频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