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经典电影
随黄建新导演穿透现实洞察时代
陆家华
在刚刚降下帷幕精彩纷呈的北京第十四届国际电影节期间,有幸参加了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市电影家协会联合在老舍剧场组织的“穿透现实 洞察时代”大师回顾黄建新导演系列电影作品观影暨导演见面交流会。本次回顾展,主办方选择了他职业生涯中早期与中期的代表作——“先锋”“都市”两个三部曲和《求求你,表扬我》《埋伏》,并以“穿透现实,洞察时代”为策展主题,呈现这一阶段黄建新作品的艺术风格,向这位“深深热爱电影”的电影人——北京市电影家协会主席致敬。
黄建新导演,1954年出生于西安,从戎六载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进入西安电影制片厂历经文学编辑、场记、副导演。工作多年后,1983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两年后,就以“先锋三部曲”——《黑炮事件》《错位》《轮回》轰动影坛,这些作品对于电影叙事和电影语言的探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90年代的“都市三部曲”——《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和世纪之交的“心里三部曲”——《说出你的秘密》《谁说我不在乎》《求求你,表扬我》,更加体现出黄导对城市生活百态的敏锐捕捉和对社会心理变迁的细致观察。
黄建新导演紧握时代脉搏,是同时代电影人中的先行者,也是电影产业、电影文化交流的推动者。先后与国际剧组合作了《墨攻》《杀死比尔》《追风筝的孩子》等影片,并将电影监制之一角色引入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作为监制,他参与了《投名状》《十月围城》《亲爱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一系列电影,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升级,促进电影国际交流和区域间合作立下汗马功劳。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作为联合导演参与《建国大业》的制作,影片引起强烈反响。接着又以编剧导演和监制的身份参与制作了《建党伟业》和《建军大业》《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等主旋律大片,取得令人瞩目的市场成绩和口碑评价。
黄建新导演在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属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为中国电影工业寻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他的作品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数次荣获东京、柏林、多伦多、香港等各种电影节大奖。
2021年,他监制并联合编剧的电影《长津湖》上映,在大陆获得57.7亿元票房,打破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影片。
黄建新导演以知行合一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电影在艺术、人文、市场、工业等属性间彼此相交、融合并进。在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他是不懈的探索者,是坚定的开拓者。他选择与时代同行,用深邃思考洞察时代,用电影镜头记录时代。为我们发挥了标杆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这次观影和交流论坛的系列活动,我感慨万千,尤其在观看了他早期的系列电影作品后,站在今天的时空节点,回眸三十多年前看这些电影的观影体验,别样人生别样景观。以影为墨,以光为笔,一部部生动的光影故事,跃动于银幕,我们重逢青葱岁月,再度感受炙热初心。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之作,对于观众,对于电影创作者,依然拥有价值连城的欣赏价值和学习思考价值。
作者陆家华(左一)与黄建新导演合影留念
透过文化馆 展示众生相——从电影《背靠背 脸对脸》说起
借由北京国际电影节之大师回顾影展之机,有缘重温第五代导演黄建新的扛鼎佳作《背靠背 脸对脸》,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94年的这部电影,牛振华饰演的文化馆副馆长王双立一角,荣获了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桂冠。也曾荣获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第十五届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最佳合作片,第二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男主角……诸多荣誉足以证明黄建新导演的实力和这部电影的吸引力。
观影后带给我最直接的体验,正好与这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回顾单元的主题完完全全契合——穿透现实、洞察时代!
透过坐落于老街小巷的古建筑群中间的小文化馆里,两次与馆长位置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副馆长王双立,多年来对馆长职位的期待,以及围绕在他身边形形色色、前后左右的各色人群,因为利和义,所展现出来的本来面目和众生相,全然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形形色色、前后左右的人,在文化馆的这个浓缩了的小舞台大世界的名利场,展示还原了一幅幅真实本来面目的“男人脸谱”——
深藏不露老谋深算的王双立,这个双眼紧盯着馆长职位的“笑面虎”。把文化馆上上下下打点得井井有条,似乎左右逢源,呼风唤雨人缘俱佳。当马副乡长“天兵神降”出现在他以为是自己稳坐的“钓鱼台”交椅时,不惜出阴招排挤马馆长,甚至赶出棋盘之势。
面对面,他笑容可掬,个个友好。背地里……
马馆长,曾经的马副乡长。肝儿也够大的了!真不管自己是否有几斤几两的“文化筹码”,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扛起文化(馆)的小旗?为了拥有一套房子的私心和贪念,两眼一抹黑的竟然就斗胆地“走马上任”了!其实,他全然不知道,自己就是冷局长投石问路的一颗“棋子”!
冷局长投石问路,丢颗石子试水深。委任马副乡长上任馆长一职 ,明眼人都一清二楚他居心何在?爱女冷冰冰没有参加招聘考试,轻而易举成为体制内的一员,也体现了王双立自以为是的招考摆设,弄巧成拙耍小聪明的尴尬收场!
冷局长与徐副局长之间的对手戏,可谓“打太极”的实力较量。台面上桌面下,花花肠子你方唱罢我登场,阳奉阴违政治能力,小生帅哥李强饰演秘书何以为继?再次作为“空降兵”就坐馆长的交椅。这个文化圈里本没有文化却还得志受重用角色与演员的精神气质相当吻合。因为能够给领导撑台面,陪吃看嫖随赌见多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没有头脑被猴子当猴耍(黄色碟片的玩弄),出轨花心色心向前势在必然情理之中。
与之演对手戏的李会计 ,更是把一个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的尖嘴猴腮像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讨好李强又瞬间点燃火苗烧会计凭证那出戏,真是绝顶合乎逻辑的动作设计。
这样的小人,见利就上,翻脸比翻书还快。
高医生,为了帮王双立传宗接代的忙,违背医者仁心仁术的立场,开假证明,还收了酬金。
王双立他爹,这个修鞋匠,开始挺打动我心的慈眉善目老人,为了抱孙子竟然让孙女喝烟筒水(变成哑巴),为了他儿子理所当然地再生儿子,这是爷爷下得了手的“爱心”吗?!
王双立身边的猴子、老宋、老罗们,曾经为了他,可以去偷拍阎馆长的情人幽会;可以拿着桌球杆在昧着良心行事对王副馆长不尊的李会计面前“摆造型”……
穿透黄建新导演用镜头语言构建的文化馆的现实,我洞察到时代的昨天,这群男人在文化馆高悬着——“光明正大、浩然正气”的牌匾下的别样表现,
文化人在不想把房子让给后来人,而在屋子里砸碎玻璃窗户敲碎灯,不解恨再撒尿,从这屋到那个屋,龌龊也!
文化馆里的人做着极其不文化的恶劣之举。
他们丰富饱满立体的小人物众生相,文化正反两面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多么幽默风趣的讽刺啊!
二十年前后的昨天和今天,二十年后的明天,在“名和利,情和义”之间,男人与男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手拉手,心连心。身手同心,有你有我!
这,就是经典之作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
科幻电影《错位》?没错!——黄建新导演作品《错位》精准定位探索
溯本求源,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当仁不让就是第五代导演黄建新于1986年联袂张敏编剧,刘子枫、牟红、杨昆、孙飞虎主演的片长85分钟的《错位》。
今天再次重温工程师赵书信升级为局长后深为文山会海而苦恼,以梦入戏,在梦中寻找灵感,制造研发出一个和自己如出一辙的智能化机器人,代替自己去完成所有不喜欢介入的各种会议、应酬、社交。然而机器人在这个过程中喜欢并陶醉其中,甚至到了喜欢没有设定功能内容——喝酒、谈情、说爱……超出了工程师所能掌控的范围,只能引爆结束。
回到现实,著名导演黄建新在创作访谈时有言:“我就是喜欢把我在自己心里的很多意思,用电影传达给观众,这就是我拍电影的初衷。”
部队六年的历练,出身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成功于导演,转型于监制的北京市文联电影家协会主席黄建新导演,新时期以来用自己的作品紧紧触摸时代变化的脉搏,关注当代都市市井百态,《黑炮事件》《错位》《轮回》震动影坛的“先锋三部曲”,尤其《错位》让我们亲自见证和感受到了黄导在影片叙述风格和光影镜头语言构建故事新编的创作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精彩,颇具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回顾经典作品的同时,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错位》银幕内外联动的实验性与探索性,黄导多重身份的转换,是升级或是错位?是文明互鉴或是艺术融合?
放在38年后的今天,回看《错位》主题故事:人工智能与人类、与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从北京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高潮戏层出不穷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之人工智能系列高端论坛、科技成果展示与转化、在北影节系列活动都放在黄金时段的白热化议事日程的高度,人工智能到了最火热的井喷爆发期,有目共睹可见一斑!
38年前的立意故事,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指导意义和价值愿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热议”主体。可见,黄导扎实深厚的文学系底蕴与高瞻远瞩的思想厚度与深度。24年后的电影《盗梦空间》,35年后的电影《流浪地球》延展着同类型板块的创作与制作,相比之下,显而易见且让人欣喜若狂的是——并非科幻题材都要大投资大制作。
《错位》的成功,黄建新导演告诉了我们,故事性、文学性叙事的支撑,永远是电影底层逻辑与镜头语言构建艺术呈现的牢固根基。
大凡科幻电影先入为主的就是模糊魔幻的主旨意向,腾云驾雾的天宇苍穹,场面恢宏大气壮观的“现代化战争”……符号化标签化高成本大制作,叙事结构也是破阵摧坚,旁枝错节枝繁叶茂,思维不紧紧追随都不一定看得懂,科幻似乎都要带着猜测与换位去观影才“跟得上”节奏。然而《错位》并没有让我们换位思考,更没有看到黄导戏内戏外穿云裂石的多重身份上位,多重角色的叠加超常规发挥而乱了章法,错了阵脚。没错!相反的却是用来深入浅出的简单故事。梦境新编,人物设置简单合理,实验室枯燥乏味的显卡驱动器、数据数字资料设备……配置与洋洋洒洒青春活力四射的来自我们“天天是春天”的春城姑娘——杨昆老师饰演的女朋友,柔情似水、明眸皓齿、娥眉传情,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生活青春气息。牟红老师饰演的女秘书,职业套装高跟鞋、干练短发,与工程师赵书信的工作环境氛围,设计得相当匹配。工程师和复制出来的自己,这三层关系的对手戏幽默风趣,诙谐轻松。代替自己去和女朋友约会的戏剧张力,女秘书摸着机器人的手肘,“怎么那么硬?!”让人忍“惊”不禁……凡此种种,都把本来生硬枯燥无味的题材,深入浅出地导演出不一般的精彩表演了。
美术道具设计的场景,与电影主题意蕴外的表达,美术师助力升华提升了这部电影的审美风范,该片的美学气韵愉悦身心,是所有科幻题材范畴之内最别具一格大道至简的“一枝独秀”!
银幕后面,黄建新导演充分发挥和调度了北电文学系同学资源的最大化、市场工业化,华丽转身完成了三级跳,成为同代电影人中的先行者,成为电影产业、电影文化交流的推动者。他先后与国际剧组合作,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国际电影交流和区域间合作立下汗马功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他作为联合导演参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制作或导演工作。2021年,由黄建新监制并联合编剧的电影《长津湖》在中国内地获得57.7亿元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票房冠军影片。
《错位》银幕内外,黄导的飞升发展和发挥,人生舞台的角色定位,错了吗?没错!
作为电影艺术创作阵营里的一员,我们应该紧紧追随着他实验与探索成功的路径,尽快找准目标定位,继续用光影镜头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跟着他——站位,没错!
来源 云南文艺评论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