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14:30,“青春在艺术中绽放——玉溪市第九届青年演员比赛”决赛在玉溪花灯剧院正式拉开帷幕。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市国有文艺院团、玉溪师范学院师生、社会各界从事舞台表演艺术的76名青年演员汇聚一堂,以梦想之名,共赴青春之约。
本届比赛,由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主办,玉溪市聂耳文化中心、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玉溪市聂耳文化场馆服务中心、玉溪市文化馆执行,玉溪市花灯剧院、玉溪市滇剧院、澄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澄江景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旨在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眼发现人才、锻炼人才,积极为优秀青年舞台艺术表演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培养造就一批优秀青年艺术人才,为玉溪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决赛分为戏剧类、音乐类、舞蹈类3个艺术门类,下设戏剧一组、戏剧二组、音乐组(含声乐、器乐)、舞蹈组4个比赛组。比赛设青年演员一、二、三等奖,组织工作奖、育花奖及优秀教师奖,并邀请省、市戏曲、音乐、舞蹈相关艺术专家担任评委。每场比赛由评委当场亮分,当场公布参赛选手成绩,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公开。
在戏剧组决赛中,主办方邀请到云南省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李红梅、张树勇、冯咏梅、杨丽琼、妥抱融5人担任评委,充分体现了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戏剧组评委阵容
左图:李红梅 全国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秘书长,云南省优秀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主演的作品曾荣获 “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右图:张树勇 著名戏曲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云南省京剧院原院长,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名誉副会长,曾多次出任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国家艺术精品工程、央视“青京赛”评委,九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导演了京剧、昆曲、滇剧、汉剧、秦腔等剧种五十余出大戏,主要作品曾获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全国戏曲汇演导演一等奖、中国京剧节导演一等奖等众多大奖。
左图:冯咏梅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主角奖”得主,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云南省文联兼职副主席,玉溪市滇剧院院长,玉溪市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图:杨丽琼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得主,云岭文化名家,玉溪市花灯剧院艺术总监、原院长,原玉溪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右图:妥抱融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云南戏剧家协会会员,云南戏剧“山茶花奖”获得者,“云南省优秀青年演员”荣誉称号获得者。曾担任过“云南文学艺术奖颁奖晚会”、“云南省青年演员比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等云南省大型戏曲晚会导演,多次在全国及云南省各类赛事中荣获表演奖、导演奖。
戏剧组决赛分为两场进行,包含地方戏、少数民族戏曲、歌剧等剧种,共有15名演员携14个剧目参赛。在首场戏剧一组的比赛中,市花灯剧院选送的8名演员携7个剧目同台竞技,尽展戏剧艺术独特魅力。参赛演员们自觉扛起戏剧传承大旗,用朝气蓬勃的青春和奋进拼搏的态度,演绎出新时代的新力量,不仅让传统戏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传递出“让青春在艺术中绽放”的无限正能量。
(花灯组比赛演员集体合影照片)
评委李红梅对本场比赛进行了点评,她充分肯定了参赛青年演员们的精彩表现,认为演员们充分展示了各自的唱功、身段及技巧,同时也看到了玉溪市花灯剧院近年来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希望青年演员们把本次比赛当成一个新的开始,在戏剧艺术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参赛演员精彩瞬间
(邓幺姑 周子蕾 摄影:杨晓东)
(烂柯山·痴梦 业欣阳 摄影:杨晓东)
(刘成看菜 普梓宸 摄影:杨晓东)
(劈棺 罗诗颖 摄影:崔文俊)
(失子惊疯 张慧 摄影:杨晓东)
(小姨妹过河 施艺 杨静宇 摄影:杨晓东)
(周仁哭坟 王文豪 摄影:杨晓东)
(斩娥 杨璐旭 摄影:杨晓东)
文旅头条通讯员 曹政 文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