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古人云:“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研学之旅是一场探索世界、开阔眼界的旅行,更是寓教于乐的行走课堂。今年夏天,一起踏上来自普洱的十条精品暑期研学路线,搭建起课本与现实的桥梁,让世界成为孩子的“旅行课堂”吧!
行程路线
景迈山遗产展示中心→芒埂佛寺→勐本千手观音树→午餐→景迈大寨→大平掌古茶林→芒景上寨→晚餐住宿(方物之外·阿百腊、芒景帕哎冷古茶庄园);
芒景下寨→芒洪→午餐→翁基→糯岗→晚餐住宿(肴遇·糯岗里、古寨人家、施施民宿)
行程亮点
本条线路入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飞猪旅行、喜茶联合发布的2024新茶饮茶文旅线路,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融合了景迈山古茶林景观和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巧妙串联起了景迈山的特色景点和个性民宿等旅游元素,既可体验布朗族、傣族的传统民俗,还可欣赏古茶林的秀美风光,更可品味景迈茶之韵。
景迈山
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
是世界上保存完整、面积最大、
种植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
千余年来
这里延续着人茶共生的古老故事
启航之旅·景迈山遗产展示中心
踏入景迈山
先从景迈山遗产中心开始
深入了解景迈山文化、
茶马古道相关历史、申遗历程
每一个故事、每一幅画面
都为探索之旅铺设了文化底色
古茶林与佛寺的交融·芒埂
被古茶林环绕的忙埂
寨心旁的台地上屹立着芒埂佛寺
是村民祈福与欢庆的圣地
萨迪井、萨迪墓等遗迹
是芒埂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载体
芒埂是景迈山几个村寨中
传统与现代融合得较好的村落之一
古榕树下的向心村落·勐本
勐本与芒埂相邻
两寨之间两棵缠绕的大榕树
因形似千手观音,被当地人称之为“千手观音树”
如同守护神,庇护着两寨人民
村落依山而建
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
村落格局呈向心型布局
勐本村落寺庙(金塔佛寺)与寨心分离
佛寺里据说还有一个上百年的台阶保存至今
需要你认真寻觅
方能发现个中趣味
云海与古茶林的绝美交织·景迈大寨
立于景迈大寨观景台
放眼望去
千年古茶园与云海交织
一年四季变幻万千
是捧一杯香茗赏云海的绝佳之地
还可以参观景迈佛寺、展示厅
了解景迈傣族传统文化
探秘之旅·大平掌古茶林
漫步茶林间
真切感受“远看成林,近看是茶”的巧妙
去林间寻茶王树
觅藏于茶树枝头的螃蟹脚
古榕树下的布朗寨子·忙景(上下两寨)
忙景上寨最北端的山上有一棵百年老榕树
耸立在茶林之间
粗大的树干撑起了宽大的树冠
重重的枝丫上吊缀着密密麻麻的野蜂巢
被布朗族人称为“蜂王树”
芒景下寨保留多处帕哎冷和七公主神话传说的景点
是最能体现帕哎冷祖先文化和普洱茶演化历史的村寨
芒景下寨内多家茶馆依道路分布两侧
行走其间
不仅能听到布朗人家一句热情的“来喝茶”
还能看到家家户户用心装扮的小院
正是景迈山版“有风的小院”
云海之上的布朗村寨·芒洪
常年被云海环绕的芒洪
是观景绝佳之地
这里建有多家带观景台的民居客栈
清晨或黄昏时分
登上民居小楼
云海美景可尽收眼底
清代时期修建的“八角塔”
更是布朗人虔诚的信仰之地
每逢节日
全寨的布朗族人聚集于此
赕佛、跳舞、诵经
千年布朗古寨·翁基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保留和传承着布朗族原生态文化
目之所及
四野常青
民宿、饭店、茶室、文创店、咖啡店比比皆是
古寨北边的翁基古寺、千年古柏
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倾诉着这片土地千年的故事
傣族寨子·糯岗
糯岗是景迈山上傣族传统村落
景观格局最鲜明、保存最完好的村寨
“糯岗”的意思是“鹿饮水的地方”
传说这里林多溪清、寨子宁静
曾有一大群鹿经常来这里饮水,因此得名
这里还是电影《一点就到家》的取景地之一
行走在村落里的每一条小道
不经意间你就会遇见电影里相同的场景
文旅头条通讯员 姚梦溪 文 部分文字来自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邓斌 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图
责编 汤雁玲
校对 徐俊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