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芒景村位于澜沧县惠民镇南部,地处澜沧县著名的“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核心地带,距县城74公里,全村国土面积89.58平方公里,共有724户3004人,是被茶叶权威专家誉为“茶文化历史博物馆”的千年万亩古茶园的核心地段,辖区内有万亩古茶园、翁基古柏、芒景蜂王树,有世界茶祖帕哎冷部落遗址、世界茶祖帕哎冷驯茶遗址、帕哎冷祭神遗址、帕哎冷养心遗址、七公主墓遗址,有芒洪八角塔等古建筑景观,翁基布朗族民居、七公主坟、帕哎冷寺、翁基古寺等景观景点。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寨”,“云南省旅游名村”等称号。2022年10月26日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三年,芒景村总接待游客人数累计达到160万人次,带动当地人年均增收1.9万余元,已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全方位经营。
二、主要做法
(一)规划引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积极参与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作为布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点和弘扬布朗族文化经典示范村,围绕“古村落、古民居、古民族、古柏树、古茶园”五古为一体的发展理念,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通过县、镇财政整合资源,坚持“新建如旧”传承保护的原则,致力于打造集休闲、度假、体验布朗族生活为一体的布朗族文化特色小镇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挖掘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作为布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点和弘扬布朗族文化经典示范村,通过保护挖掘千年万亩古茶林、景迈山民族文化等历史资源,弘扬茶文化,讲好茶故事,以种茶技术、制茶工艺、品茶方式、茶叶贸易、人文传说、民俗文化、传统村落等为载体,打造精品旅游品牌,构建产业,建设土特产展示亭10个,民宿29家,家家有茶室,推动了芒景村以旅带茶的茶旅融合发展。
(三)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芒景村设立法律法规宣传、古茶树保护、古村落保护、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治安管理、布朗文化宣传、文艺演出等7类岗位;建立生态茶园改造、民族旅馆、手工茶制作等党员示范户。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组织适龄儿童利用寒暑假,每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听讲布朗族历史、文化,演唱布朗族民歌和跳象脚鼓舞、刀舞。请布朗族退休老教师苏国文培养继承老师,给孩子讲解布朗族历史,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经验启示
(一)不断探索保护方式。以景迈山千年传承茶叶种植及传统村落保护模式为启示,芒景村每家每户严格遵守和执行《芒景村保护利用古茶园公约》《芒景村村规民约》等相关规定,形成了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和“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保护好古茶园和古村落。
(二)统筹兼顾促发展。以“文化传承示范村”项目等为契机,积极保护古村寨原貌,项目立足村寨、计划来自村寨、工程围绕村寨;加大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培育和挖掘拉祜本土人才,在传承队伍建设、传承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指导,修复了文化土壤、巩固了传承机制、提高了组织能力。
(三)以民族文化品牌促旅游。在传习布朗族文化基础上,以布朗族生产生活状态为主线,创作出优秀的民族文化作品,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以遗产申报品牌效应带动三产增效,吸引更多企业、游客来到景迈山,促进文旅融合、茶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 徐俊 供图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