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8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在火热举办,本届南博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11号馆搭建了媒体矩阵直播间,昭通市文化和旅游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郭银江,云南省石雕工艺大师、昭通市乌峰石雕非遗传承人乔川做客直播间,向广大市民、游客发出“到昭通,开启非遗之旅”的邀约!
郭银江(左)乔川(右)
记者提问: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昭通非遗的基本情况?
郭银江:昭通历史厚重、文化多样、民族多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昭通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社会及生产生活相适应的过程中,创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各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灿烂与辉煌的印证。
当前,昭通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75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52项,市级192项,县(市、区)级505项。近年来,昭通市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保护对象和保护传承内容,昭通市将非遗保护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进一步推动了全市非遗工作朝前发展。
记者提问:到昭通旅游,哪些非遗美食值得推荐?
郭银江:来到昭通,首先要品尝的就是昭通小肉串,昭通小肉串不仅是地方名特小吃,还是区级非遗项目。此外,盐津的传统粑粑制作技艺,鲁甸的牛干巴、丝窝糖,彝良的天麻汽锅鸡、全席宴,镇雄的烧饵块、臭豆腐,水富燃面等美食制作技艺,都是省级或市级非遗项目,也都是来昭通旅游逛吃的不错选择。
记者提问: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沉浸式的旅游,有没有非遗旅游线路推荐呢?
郭银江:如果你想要沉浸式体验昭通非遗民俗,五月来云中苗寨、蝴蝶苗寨、永善马楠,或者来云南省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威信湾子苗寨,可以深入感受苗族刺绣、苗族蜡染、苗族服饰、苗族古歌、苗族芦笙舞、苗族花山节等云南省非遗项目;也可以七月来葡萄井六祖广场过彝族火把节,感受云南省非遗项目彝族六祖分支祭祖仪式。冬季到昭通大山包不仅可以看黑颈鹤、拍雪景,还可以感受独具特色的羊毛毡文化——昭通披毡。
昭阳区乌蒙古镇金丽剪艺的负责人金丽是市级非遗项目豆沙剪纸的传承人,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剪纸的趣味,传承人以昭通山川河水、历史故事、传统建筑为原型创作的剪纸作品,还能让游客体验到昭通厚重的文化;或者逛逛威信扎西小镇里的苗族服饰店、苗族蜡染店,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与红色扎西的融合,是流淌在威信苗族同胞血液中革命精神的体现,一定会带来独特的传统文化体验;或是逛逛街边的竹木制品店,看看绥江竹编工艺品,从生活用品到字画摆台,竹艺的千变万化总能让人惊叹。
巧家小碗红糖入选云南省“非遗伴手礼”优秀食味伴手礼,月中桂绿豆糕、万和昭通酱、张蝴绵蚕丝被几个老字号,其传统制作工艺也都是传承百年以上的云南省非遗项目,是选购赠礼的非遗佳品。
记者提问:能否请您谈谈,目前昭通非遗在保护和宣传方面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发展规划?
郭银江:昭通市2023年新增18项省级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昭通端公戏”和“四筒鼓舞”也在各类节日中进行演出、宣传,相关的成果编撰、宣传推广、传承培训等多方面工作,都大力推进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昭通市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展示了昭通市在非遗保护工作上的重大突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昭通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在推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当天,云南省石雕工艺大师、昭通市乌峰石雕非遗传承人乔川也在采访中,向广大市民、游客介绍了乌峰石雕非遗产品。
乔川:本届南博会,我带来了众多选用镇雄本地天然紫砂石,匠心制作的各类非遗产品。这种紫砂石质地细腻,不仅有细微透气孔,而且透气却不透水,内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并且有着独特的花纹。比如南博会上,我带来的“紫砂石自带烧水壶旅行套茶具”,对于经常出差、旅游的朋友而言,简直是一大福音。我们将紫砂石制作而成的茶具放入烧水杯中携带,想用的时候取出泡茶,非常方便。
采访中,乔川也诚邀大家在南博会期间走进位于11号馆的昭通展区,亲身感受昭通非遗的独特魅力!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邓斌 图
责编 张楠
校对 龚怡丹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