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会上赏建水紫陶之美

为期6天的南博会今天落下帷幕,来自红河州建水县的特色文旅产品——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目光。


人流熙攘的展馆里,杨庆芬拿着刻刀专注地琢磨着手里的陶坯。她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建水老字号陶坊“杨元记”的第六代传承人。她和丈夫合开的、由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题字的“木忠陶坊”早在多年前就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传承点。

杨庆芬表示,自从建水紫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许多年轻人和国际友人都会来学习和尝试。对于诚心诚意前来求教的人,她都倾囊相授。

杨庆芬从小随家人学习传统建水紫陶制作工艺,熟练掌握了制泥、拉坯、装饰、刻坯、填泥、精修、烧制、打磨这一整套工艺,尤其擅长空心刀技法。她恪守紫陶的各项传统制作工艺,精益求精,视紫陶艺术为毕生的事业,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联展并获奖。

建水紫陶制壶高手徐健伟这次带了很多精品来参展,他向过往客商介绍,建水紫陶有着独特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了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还融合了地方特色与创新设计理念。建水紫陶有着细腻的手感、优雅的浮雕造型以及良好的实用性。它有独特的透气性能,耐酸、耐温、防潮、保温久。著名的云南汽锅鸡就是用建水紫陶作为烹饪器具;用紫陶炊具盛藏食物,隔夜不馊;用紫陶花瓶插花,经久不凋。茶道爱好者尤其青睐建水紫陶,用紫陶茶壶泡茶,纯正不失原味,还能更好地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建水紫陶采用境内五彩山的独特材料,经由一代代匠人绵賡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终于制作出“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的器物,被誉为“滇南琼玉”。本届南博会上,建水紫陶再次展示了建水紫陶从业者们精湛的传统手艺和融入时代气息的优秀建水紫陶文化。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兰芳 实习生 杨于琨 文/图/视频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张敏